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與他人掛鉤

從出生開始,每一位父母都會教導他們的孩子要好好學習,要做個善良、誠實、上進、對社會有用好的孩子,而不是做一個懶惰、失信、去做一個破壞社會的“壞孩子”。

爲什麼從古至今,每一位聖人或是經典都是以人性本善爲根本,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引領人們迴歸善的本性,而不是以人性本惡爲引呢?

因爲聖人們皆以自然爲師,深知自然的規律,亦知自然對人類及這個星球上所有生命體的無私奉獻,而從不向他們進行索取:

《道德經》言: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

譯爲:萬物任由其生長變化而不加干涉,生養了萬物卻不佔有它們,培育了萬物卻不仗恃。

之所以引用《道經》中的這句,是因聖人們皆也領悟了自然對萬物的博愛與仁慈之心,亦悉知人性的兩面(善與惡),更加深知善爲本。

爲何善爲人的本性,皆因人們天生就喜歡美好的事物、和諧的環境。而“惡”則是人們爲滿足自我基本生存之外爲貪圖物質享樂而膨脹的私慾所採取的不符合正道的行爲。

然聖人亦深知“慾壑難填”,當人們不能自醒(佛家稱爲覺)時,就會被慾望之念所牽引,一生生活在貪慾之中,無法體會與享受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爲何人們在用不善的行爲滿足自己我慾念之後,內心會感覺到不安呢?是因爲在人的軀體之中蘊藏的靈性種子,這個靈性就是愛與光的種子(佛家講第八識,即如來藏)。但它雖蘊藏在軀體之中,但很少有人能覺知它的存在(除了那些覺醒的人)。

因此,人們所做的一切靈識都通過身體表現出來。就像身體的某些疾病實質上亦是心理反映。

聖人們亦深知,衆生難得教化,所以就留下經典,讓衆生自己去參悟。老子的《道德經》、儒家的經典、佛家的經典,都是以此爲初衷,所以纔有儒釋道家是一家的共語。都是爲了引領人們迴歸善的本性,不斷修正自我的言行,精進自己的道業,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裏保持自我的本性。

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與他人掛鉤,就是我們要隨時覺知,依心中的道(諸惡莫做衆善奉行)而行,而不是依外界的不善而行。

這就好比出去旅遊,即使有垃圾桶,有的人也不會把垃圾丟垃圾桶,而會隨意的仍在地上,而有的人呢即使沒有垃圾桶,他也不會把垃圾丟地上,而是把它放在自己準備的袋子裏。

對於環境,有時隨不能改變,但卻可以選擇。

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與他人掛鉤,你所做一切都是爲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同時在現實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讓她明白道理,自發的去變得更好。

人生是一場自我的修行,願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優秀、更溫暖、更陽光、更有愛。

加油,一起踐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