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爱上了独处

《重生》里有个案例,精英律师薛冬每天都会穿梭于各种社交场合,与法官称兄道弟,每天接几十甚至上百个电话。

他把所有人都称为“朋友”,即便是在婚礼上对自己大打出手的人,也不例外。

能在人群中混得如鱼得水,并不是因为他善于交际,而是他失去了独处的能力。

天黑之后的薛冬,只能去歌厅、舞厅、练歌房,甚至夜总会。因为只要一个人待着,他就会被孤独感裹挟。

而他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孤独的”。

叔本华曾说: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不给自己独处的机会,反而会越来越孤单。

熬夜的人,总会一遍遍地刷新朋友圈,看着安静的聊天列表,也会偶尔在凌晨发一条,想看看会有多少人点赞。

结果却大失所望,不得不将动态删除时才突然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想,且有时间参与你的生活。

曾有人为孤独排等级,将“一个人吃饭”列在第二名,然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自己吃饭已经成为了享受。

公司的前台,是位非常热情的姑娘。

在一次交流会上,她却说自己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班回家。

那意味着,她终于可以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煮一碗螺蛳粉端到沙发前,边吃边追剧;又或是点起香薰,准备一罐啤酒,边喝边看书。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闲暇时间不社交,仿佛已经成为人们之间的潜在约定,不联系,不沟通,能减少很大一部分疲惫感。

你不需要接受对方突然抛来的坏情绪;

也不需要揣测对方的心思;

更不需要解释自己的行为。

成年后,为了守护自己的情绪边界,我们最需要学会的技能之一,就是“和自己玩”。

只有在碰到珍贵的人时,才愿意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

我一直觉得,在《向往的生活》里,除了年纪还小的张子枫,黄磊是最不“善于人际”的一位。

面对不熟悉的嘉宾,他像个不愿面对亲戚的小孩,宁愿直接“躲”进厨房,做一桌丰盛的菜,也不愿意假装热情地跟每个人打招呼。

可当提起昔日的好友,人到中年的他也会动容,愿意为其不再唱歌,甚至从此改变自己的人生信条。

“他死了我就不唱了,我愿意胖一点再胖一点,然后在厨房里做饭。”

我其实特别理解黄磊:有限的时间和心思,要花在值得的人身上。

对我爸而言,我妈既是妻子,更是知音。

我爸一直是个不爱凑热闹的人,除了发小,工作之余很少与人相处。却在遇到我妈之后,恨不得把一天中的所有事都告诉她。

如果说融入人群的我们,会消散身上的光芒;那独处时的我们,就是在储蓄力量。

“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成熟的人,既能忍受孤独,也能自成宇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