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其一)

這兩天跟小馬閒聊,聊了一下各自對幾篇作品的看法。由於都是比較隨意而私人化的聊天,在此隱去作者和作品名,客觀評論,也希望看破乾坤的朋友不要介意。

首先討論的是一篇我很佩服的友友的文。小馬建議我們先把各自的看法寫下來,然後同時放出。

不一會兒他就說寫好了,我看時間並不長,以爲他也只是寫了寥寥幾筆。一着急,弄得我有點手忙腳亂,一時寫不出更多,於是就按我的原始感受寫了一點。

我說:我覺得這篇在TA的作品中算不上是上佳的,中間有部分情節銜接感覺斷片了,關係交待也不清不楚。

然後小馬的信息跳出來,說:

看完了大部分,前面寫得挺好的,文字很流暢,讓人能看下去。中間部分崩了。後面爛尾。還是人物刻畫比較薄弱吧,這幾個人物的動機都十分不合理。依靠敘事技巧推進劇情而非人物本身的動機。
這一部作品的技巧性很高。看來是有不少歷練。全文通過任務推進,所有角色都是木偶,這是避免人物刻畫的好辦法。

如果全程懸疑是OK的,但後面言情就偏了。說明主題沒想好,有點編不下去了。

我對於他洋洋灑灑寫的這一大段,是感到挺喫驚的,同時爲他中肯清晰而專業的看法感到佩服。再看看自己憋的那句半桶水評論,這就是差距哇!

並且我對於“避免人物刻畫”這個概念感受十分模糊,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幾乎不能理解。

對此小馬解釋:

就是這樣,你故事推動不用主角的自身意志,而是被動的承受,完成任務。
比如,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突然被人抓了。然後,神祕人說,你父母在我手上,你必須按照我的吩咐行事。然後,所有的行動,都是神祕人指引。主角不需要有性格,因爲強制因素太強,沒法反抗。

他這個說法應是很直白的,可惜我的天賦有限,仍然沒能明白這個技巧的好處。我說:哦,大概理解這個意思了,但它這樣寫的好處怎麼理解啊?

小馬繼續不厭其煩地講解:

好處是不用刻畫人物。你想,如果你按照正常的邏輯刻畫,比如,現實中的人,他是沒有什麼任務的。推動他(在情節中)的動機,無非是,錢,權,感情,道德因素,等等,太複雜了。
他遇到一個事,可能同時受好幾種因素作用才作出反饋,機制非常複雜。比如孔乙己,落魄,又很友好,又好面子,又忍氣吞聲。他的動機就是,需要錢,又不幹體力活。
要表現出他這些維度的性格,很複雜,很考驗功力。寫復仇故事當然比寫成長故事簡單。因爲側重點在“奇”上,就好像恐怖片的角色一樣,不用刻畫,就作死引出惡鬼就好了。也不需要符合邏輯,讀者相對不太在意。

當時他講得很快,偶爾還出現打錯的字詞,我努力跟上他的思維,卻還是稀裏糊塗。如今整理起來來看,仔細品味,發現還是頗有收穫的。

後來我又想起關於那篇文的一點感受,又轉回去說:我看這篇感覺荒誕,感情走向也有點突然。

小馬大概也習慣了我沒有條理的思維方式,淡定回答:

它這個動機有問題。應該設成更強的動機,就直接有人拿槍逼着那種。突然是因爲寫崩了,無意識的東西寫進去了。如果有組織的寫,那就是快節奏的任務,衝突不斷。

我:看着粘合得不是很好的感覺,各部分情節拼湊感強。

小馬:嗯,這就是工業製品,有點機械化的意思。

我:也有頭重腳輕的感覺,開始以爲是個很大的事,結果到後面感覺平平無奇了。

小馬:對,中間開始就崩了。這種的最好是快節奏,開局就被人綁架,做任務,一個接一個,引出更大陰謀,在一個陰謀結束之前,馬上開另一個陰謀,越來越大。然後再寫崩,這樣錢就賺的差不多了。

我一看,啥叫“錢賺得差不多?”

他飛快地繼續打字過來:開局就不要想着圓,沒必要。這種叫“飛盧風”。就是看到形勢不對馬上太監。

我一琢磨,原來他是說網文套路呢!

我說:還有這種說法?不想着圓,也得想結尾吧……

小馬:不寫,現在的男頻網絡小說沒結尾。就這麼整。有人看就不停的寫,沒人看直接太監,這就是商業寫法。我都好久沒看到有正經結尾的了。當然,他們也有結尾,無非是一章解決,比如是個夢之類的。

我恍然,覺得他這種調侃的說法有點可樂:就是胡亂弄個結尾。

是滴。他回道。


最後,我針對他提到的“飛盧風”這個新興詞語問了度娘,看到如下解釋:

嘠!原來如此。又長見識了呢!當然啦,這也不過是個然並卵的見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