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訪古6(鹽湖篇之二)

2000年6月運城地區改爲運城市,原縣級運城市改稱鹽湖區。鹽湖區因四千餘年開發利用不竭的鹽池而名。

當我有意把目光轉向郊外的人文景觀時,九龍山、古鹽道——虞坂立即引發了我訪古的衝動,正是陽春三月,“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

九龍山景區離運城不遠,但沒去過,忽近而求遠,乃人情之常。進景區時,期望不高,但一路下來,頗出意外。難得的山谷溪流,亂石嶙峋,原生態的山形水勢,鐵鏈輔助攀爬,難度、驚險、新奇、刺激。我在想,如果鑿了臺階,拾級而上,就成了敗筆。期間同行者腳滑落水,一個小意外,相信他絕不是唯一的,果然途中看到一女生鞋和褲都溼了。

虞坂指鹽湖區東郭鎮磨河村向東南穿過中條山至平陸縣張店鎮卸牛坪的8公里長的千年運鹽古道,虞即虞國,坂是山坡。虞坂古鹽道向北延伸至運城的鹽池,向南延伸至黃河茅津渡口。潞鹽運銷“西出秦隴,南達樊鄧,北極燕代,東逾周宋”,其中河南大部、安徽北部及山東西部的食用鹽,主要通過虞坂古道送輸至茅津渡再轉運各方。

古鹽道從磨河村南行,走“十八盤”(山陡路繞)、過“膠泥洞”、“大石斜”、踏“猴兒牙茬骨”,“三迭浪”(路面石塊起伏如波浪)、過“伯樂識馬處”、穿“青石槽”、“鎖陽關”、見“兒女洞”、轉“響鈴灣”、經“平頭鋪”、到“卸牛坪”,許多地名,均有說道。據說,鹽車沿山路一路顛簸,到“平頭鋪”則漸入平地,腳力們在此把鹽車上的鹽前後左右整理平衡後再行進,人和牲口也在此喘息打尖。“響鈴灣”在平頭鋪前,鹽車到此,牲口脖子上的鈴鐺聲在平頭鋪就聽到了,各店家聞聲出門,準備招攬生意。運鹽的人力獨輪車,必須有牛在前一路牽引方可行進,到“卸牛坪”之後一路平展,可以不用牛了。

虞坂,平陸一邊是土路,鹽湖一邊是石路。 我們是從平陸那邊進去,鹽湖這邊出來。

遙想當年,腳伕們早早起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午時來到這一片樹林,稍稍歇腳,牛馬加料,腳伕則悠然抽一鍋旱菸,熟人間隨便拉幾句閒話。……也只是想象,“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雲影不留”。 

這個碑是土路和石路的分界,真正的虞坂青石槽出現在眼前。

青石槽是虞坂中一段,槽中建有關卡,一邊懸崖,一邊深溝,關門上刻“古鎖陽關”。

原來南面門洞口兩旁有對聯曰:“矗矗樹屏藩南頂天柱;亭亭羅保障北護虞州”,北門洞下有石刻八字:“虞晉分野,平安通衢”,現已不存。

虞坂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寰宇記》:“春秋晉假道於虞以伐虢,即此路”。在“假虞伐虢”之前,虢屢次伐晉:公元前718年“(周)王命虢公伐曲沃”,公元前703年,“虢仲……伐曲沃”,公元前668年“秋,虢入侵晉。冬,虢人義侵晉”,也都走的此路。

虞坂更多承載的是潞鹽外運的歷史重任,這是一條几千年的運鹽古道。幾千年的繁忙被風吹去,幾千年碾踏形成的深凹的車轍和馬蹄痕赫然在目。從古鹽道中間只有一道車轍,可以判定運鹽可能一直用獨輪車。

這條古鹽道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和傳說。一說大禹開鑿,一說武丁(商王)開鑿。我看了衛星地圖,不由歎服遠古先民的智慧,那個時代他們貼近地面生活,活動局域也相當有限,但他們卻準確地找到中條山系中最窄處。

相傳修路時,舜帝和他的妻子前來加入了修路隊伍,他們在大石峽附近的兒女窩休息一晚,上蒼賜生了五兒三女,他們睡過的那段石路變成了白色,長約9尺、寬約5尺,迥異於古道青黑色石板,這個“龍牀”就是此後帝王“九五之尊”的來歷之一。又說當年周穆王駕八駿之乘穿過此道,《穆天子傳》載:“戊子,至於鹽〔運城鹽池〕。己丑,天子南登於薄山窴軨(即顛軨坂道、虞坂)之隥,乃宿於虞”。最出名的莫過於伯樂相馬和假虞伐虢了。《戰國策》記載:昔騏驥駕鹽車上於虞坂,遷延負轅而不能進,此蓋其困處也。李白在《天馬歌》中寫道:“白雲在青天,丘陵遠崔嵬。鹽車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伯樂翦拂中道遺,少盡其力老棄之。願逢田子方,惻然爲我悲”,以此自嘆。 

鹽道從新石器時期,一直沿用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清朝時有兵丁駐紮,專事維修道路、收取過路費和治安巡邏;民國時雖無專職維護人員,但有當地饑民數十人從事道路修補,靠過路的運輸專業戶們捐錢捐糧餬口。抗戰時期曾有數千川軍駐防,1940年前後,日軍爲發動中條山戰役,繞開險峻難行的虞坂鹽道,由運城至平陸重新選擇路線修築公路,以便機械化部隊運動,這就是現在209國道運城至平陸段的前身。1948年運城解放,解放區政府成立了安邑潞鹽運銷公司,從東郭鹽棧往河南會興鎮轉運棧運鹽,還是走的虞坂鹽道,到茅津渡裝船,河對面是會興渡,過河後人扛和牲口馱到轉運棧。當時騾馬馱運,一匹騾馬馱運二、三百斤。此後,虞坂鹽道逐漸棄用。

鹽湖東郭鄉界灘村魁星樓,到了界灘村一問,一老者說魁星廟在山上。巷道里夏涼的村民不少,問了兩次路,來到村邊山下,就望見了山坡上的魁星樓。村邊一戶人家的女主人給指了上去的路,我便爬上過去。

發現是新建的,似乎只有臺基是老的。一層平面方形,二、三、四層六邊形,4米多高,我看這叫廟叫樓都不合適,從外形看顯然是塔。一層正面磚券洞門入室,內供魁星像。

古建築文物方面,重修與重建的界限如何劃定?文物界似乎無嚴格的標準。古建築的真正價值在於它所記錄下來的各個朝代修建時的建築形制、結構法式、構件質地以及製作工藝。我想重修的話, 建築形制、結構法式不變, 製作工藝不變, 原構件要保證在70%以上,否則,就大大傷害古建築的元氣和價值。這個標準達不到,就應歸入重建。


安邑塔叫“太平興國寺塔”,俗稱“安邑塔”,位於安邑北街,2013年3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屬太平興國寺禪師之墓塔,建於宋嘉祐8年,爲八角形磚塔,塔體四裂,原高86米,13級,現存71米,11級,以現在的高度仍然是全市最高的佛塔。路過安邑,遠處就可以看到。

從南面和西面看,都是開裂爲兩半,所以說是四裂。一直以爲是一裂爲二,全面看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郭村泰山廟大殿,在鹽湖上王鄉郭村,土圍牆,廟內僅存元代大殿,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據說正殿大門兩旁的石雕龍柱,爲明代重修之物,柱上雕龍,龍爪抓有人頭。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1926年2、3月間汾河流域之行,見到28根類似石柱,李濟當時認爲這類文化值得詳細考察。我在新絳泉掌關帝廟見到了十數根類似的龍柱。

陶朱公墓在陶村,存碑樓一座,額題“越名臣”,高4.1米。碑樓系清康熙33年“重修陶朱公墓碑”。碑樓旁有1986年原運城市政府文物保護標誌。

范蠡(前536—448年),出生楚宛地三戶邑,與宛令文種相識、相交,二人不滿當時楚國政治,一起投奔越國,輔佐勾踐興越滅吳,成就霸業。范蠡功成身退,化名鴟夷子皮,浮海出齊,父子耕於海畔,兼事漁鹽,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爲相。不久,范蠡自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間行以去,止於陶(宋國陶丘)。宋乃“天下之中”,范蠡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不久致貲累鉅萬,自號“陶朱公”。晚年仰慕介子推,思歸故里(其先爲晉大夫範氏),散其家財,適晉以終,其後裔所居之地稱陶村。世人譽之:“忠以爲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尊其爲“商聖”。

這裏有一個詞語“廢居”,廢,出賣;居,囤積。謂貨物價賤則買進,價貴則賣出,以求厚利。


蔡倫墓,陝西省洋縣龍亭鎮龍亭村有一座,湖南省耒陽縣有一座。陝西洋縣是蔡倫的封地,湖南耒陽是蔡倫故里。而鹽湖區王範鄉王範村也有一座蔡倫墓,蔡倫怎麼與王範扯上關係?未予考證。蔡倫發明造紙術,於世界文明功莫大焉。蔡倫是宦官,本地鄉間以“蔡倫”爲“無後”的隱語,似對蔡倫不敬。

嘉慶元年(1796)立的墓碑, 在王範村村西三叉路口。聽說墓冢還有一段距離。 


鹽湖上郭鎮上郭村西李母馬太君淑德碑樓,在村邊地裏。碑題“例贈修職佐郎榮波李公繼配馬太君淑德碑”,咸豐9年(1859)立。修職佐郎,正八品或從八品散官。

注意到這個碑座是蓮花座而不是龜趺(又名贔屓、霸下),首次見到。

仿木石雕,雕刻精細。

三路里鎮三官廟戲臺,創建於元代以前,梁記板題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崇禎十年(1637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均有修葺。戲臺坐西朝東,面寬三間,進深四椽,硬山歇山複合頂。前有抱廈一間,面寬三間,進深一間,面寬與整體建築比較略有收縮,使整體建築平面呈“凸”形。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官”,又稱“三元”,即天官、地官、水官,爲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廟其它建築被毀,僅存戲臺,三官塑像放置在舞臺後部。

樑架正中間設垂蓮柱一枚,通過戧脊與四角相連,佈局新穎。

兩邊的雕龍石柱

去馮村鄉小張村,路過丁家卓村,在村邊發現一座磚砌高閣,上題“文昌閣”。這是無意路過所見,回來後查資料得知, 丁家卓文昌閣系鹽湖區文物保護單位。

馮村鄉小張村土塔,土塔本地比較多見,許多村村邊都有,村民對其稱謂不一:文昌閣(臺)、魁星閣(臺)、風水塔、烽火臺、將臺、土塔、佛塔等等。土塔不納入本人走訪範圍,但此塔傾斜欲倒之勢,塔上建閣樓,姑存之。

鹽湖北相鎮寨裏關帝廟獻殿,2006年5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帝廟其他建築早毀,僅獻殿獨存。獻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正面檐下施通圓木大額枋,其上施四鋪作單下昂斗拱九朵。前檐的大梁放置在通面額之上,不與下面的立柱相對應。次間外的兩根柱子略向中間靠近,皆爲移柱造。從外觀上看顯得稍間較寬敞,而次間較狹窄,這種結構在古代建築中較爲罕見。獻殿初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明嘉靖十年(1531)城內張天祿出資擴建,後屢有修葺,仍具明代木構特點。

李岐山墓在鹽湖北相鎮西曲馬村。李岐山(1879-1920),又名鳴鳳,運城市西曲馬村人,清末秀才,辛亥革命時山西的骨幹人物。其子李健吾,筆名劉西渭,近代著名作家、戲劇家,一般人都是從語文課文《雨中登泰山》知道李健吾的。

1962年公佈爲運城市(現鹽湖區)文物保護單位,碑題“辛亥革命陸軍少將李岐山、馬軍統領李九皋之墓”,李九皋是李岐山之弟。

龍居鎮長江府村李壽杯碑亭,從南面進村直行,在左手路邊,基座現在低於路面。咸豐4年(1854)立,單檐歇山頂,石雕仿木結構。和前面看到的碑樓比,似乎稀鬆平常,但就是這樣平常的碑亭,石雕亦是了得。

碑題:恩賜八品壽官國學生壽杯李公德行碑敘。“壽官”,是地方推薦、恩詔賜予德壽兼備的老人的一種頭銜。

前後楹聯:“德樹風聲任人月旦,行昭月朗照我雲仍”、“嶺梅並清聊借三徑,巖柏同古別有一天”

鹽池西禁門及西禁牆在去解州半路的十里鋪村。

西禁門遺址

遇見一位年輕女羊倌,年輕人能有這種堅守,少見。


解州關帝廟,爲天下關廟之祖、武廟之冠,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宋、明時曾擴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毀於火,經十餘年始修復,具有皇家氣派。

解州關帝廟分爲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

正廟坐北朝南,仿宮殿式佈局,主軸線上分前院和後宮兩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門、雉門、午門、山海鍾靈坊、御書樓和崇寧殿,兩側是鐘鼓樓、“大義參天”坊、“精忠貫日”坊、追風伯祠;後宮以“氣肅千秋”坊、春秋樓爲中心,左右有刀樓、印樓對稱而立。橫線上分中、東、西三院:中院是主體;東院有崇聖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宮、饗聖宮和東花園;西院有長壽宮、永壽宮、餘慶宮、歆聖宮、道正司、匯善司和西花園以及前庭的“萬代瞻仰”坊、“威震華夏”坊。全廟共有殿宇百餘間,主次分明,佈局嚴謹。

雉門後的臺階上是戲臺。

午門面闊五間,單檐廡殿頂、石雕迴廊,周圍有石欄杆,欄板兩面浮雕各類圖案、人物144幅。廳內南有周倉、廖化畫像,北有反映關羽一生主要經歷的彩繪。

御書樓匾額“絕倫逸羣”

崇寧殿前回望御書樓

主殿崇寧殿,因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封關羽爲“崇寧真君”而名。殿前蒼松翠柏,石華表一對、焚表塔兩座、鐵旗杆一雙。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殿內木雕神龕內塑帝王裝關羽坐像;龕外木雕雲龍金柱;龕上有康熙手書“義炳乾坤”橫匾。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頂,檐下施雙昂五踩斗拱,額枋雕刻富麗。大殿明間懸乾隆手書橫匾“神勇”,檐下有咸豐所寫“萬世人極”匾。殿週迴廊置雕龍石柱26根,石欄板圍成露臺,月臺寬敞,勾欄曲折。

殿側迴廊

春秋樓,寬七間,進深六間,二層三檐歇山式建築,高33米。上下兩層皆施迴廊,四周勾欄;樓頂彩色琉璃覆蓋。樓內東西兩側各有樓梯可供上下。世傳春秋樓有三絕:上層迴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層垂蓮柱上,垂柱懸空,內設搭牽挑承,給人以懸空之感,謂之一絕;進入二層樓,有神龕暖閣,正中有關羽側身夜觀《春秋》像,閣子板壁上正楷刻寫整部《春秋》,謂之二絕;據說樓當項正對北斗七星,謂之三絕。

“萬代瞻仰”牌坊

萬代瞻仰牌坊及牌坊後的鐘樓

關羽一生忠義仁勇,死後被後主劉禪追諡爲壯繆侯;宋元明清15位皇帝先後20次封號。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頒令以關帝廟爲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從此,關羽成爲國家祭祀的主神,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而成“武聖”。


關羽老家在鹽湖區常平鄉常平村。常平關帝廟是關羽的家廟,又稱關帝祖祠, 2006年5月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常平關帝廟南望中條,北依鹽池。始建時間不詳,金代建成有一定的建築羣體的廟宇,名“關聖家廟”;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來,多次整修或增建達,現存建築多系清代遺構。

廟內建築佈局,沿襲“前朝後寢”之制,沿中軸線有山門、午門、享殿、關帝殿、娘娘殿、聖祖殿等六進殿宇;兩側配以廂房、配殿、迴廊,主從有致。

“關王故里”石坊,爲明嘉靖三年立。

儀門與祖宅塔。傳說,關羽殺死惡霸呂熊後逃走,惡霸和官府勾結捉拿關羽族人,常平裏關姓多逃出避難,而關羽父母親因年邁難逃便投井自盡。後人爲紀念其父母,便在井上建了這座塔。

回看山門,祖塔在山門與午門之間,八角七層磚建,實心塔,無基座,七重疊澀出檐。塔身嵌銘五塊,記載了金大定丁酉建塔及明嘉靖、清嘉慶年間重修情況。

獻殿前後檐敞朗,梁枋簡潔,皆飾彩繪,據題記爲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建。

獻殿之後爲正殿崇寧殿崇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殿內木雕神龕內關羽端坐,四位侍者神情恭謙。

詒謀繩武,即貽厥孫謀、繩其祖武。

過垂花門進入一組四合院建築,正面爲娘娘殿,面寬進深各五間,平面近方形,前檐插廊,重檐歇山頂。殿內關夫人、侍女像爲清塑中之佳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