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我们谈论得越多,害怕的就越少——读《当我们谈死亡时》

“我要给你推荐一本书。既担心你看不懂,又希望你永远不必看懂。”

这就是我读完《当我们谈死亡时》,最强烈的心情。

生命的逝去,是世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也就在读这本书的途中,袁隆平院士溘然长逝,举国悲恸。纵然是以一人之力,救亿人于饥寒的伟人,也难逃岁月的侵扰。何况是我等芸芸众生,势必都将走向那个共同的终点。

“死生亦大矣。”死亡可谓是一场巨变。鲜活的生命转眼间失去呼吸。那个上一秒还与你吐露心扉的亲人,下一秒将再也无法张开嘴巴。胸膛停止起伏,身体逐渐僵硬,十指紧握的手掌变得冰冷。可以说,大多数人是没有对家人的离去做好万全的准备的。无论是濒死的照看、走后的送别或者是情绪的平复,悲伤而脆弱的人们,基本上都是被动的,一股脑,丢给时间。

虽然害怕谈起,但我们都明白,死与生一样,都是生命必经的过程。像参加高考、毕业典礼或者是考取驾照一样,如果能系统地了解这是怎样一个过程,面对亲友的离去,或许就能更为坦然从容。

但类似的书籍并不多见,幸好还有这本《当我们谈死亡时》。作者莫莉基于常年的对垂死者和悲伤者的照护经历,为我们讲述了十八个故事,从介绍如何谈论死亡,如何面对意外、绝症到揭秘真实的死亡的过程,最后对如何做死后护理、举办葬礼和纪念活动等程序,如何抚平悲伤等给出了全面、详细的建议。

堪称一本完全的死亡指南。


01 从科普的角度,谈一谈死亡

由于东方文化对死亡的讳莫如深,能读到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大多依赖外文翻译。近来读到不少此类书籍,而且角度各异。

托马斯·林奇的《我是个殡葬师,我心情不太好》,为我们揭开了殡葬师这个职业的神秘面纱,告诉我们“死者一无所求,只有生者营营不休。”一场好的葬礼其实是通过照顾好死者以服务生者。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人间生死书》则是以死亡为视角,带领我们思考什么才是想要的人生,怎样与亲人之间获得关系的完满,如何来感受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

到了《当我们谈死亡时》这里,则是用真实的案例、客观的描述和克制的语言,给我们呈现了死亡这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哦,原来是这样的。”

见证死亡,其实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我们还是孩童时,平日里谈笑风生的大人们,突然有一天全变了。那些凝重的面孔、急促的身影、湿润的眼眶、低沉的嗓音,你能做的只是手足无措地缩在角落。甚至是之后再谈起来,家人们也不愿多聊,有些带着阴影的谜题,深种在了心底。

再长大一些,人们开始让你参与亲人离去的过程。年迈的祖母被送去医院,一些时日后又送回家。躺在卧榻上,几个儿女轮流照看,整日里端水送饭、换洗床铺。眼看着日渐消瘦,痛苦呻吟。直到某一天见到了想见之人,完成了牵挂之事,一口余气吐尽,身体便徐徐冷了。人们哭嚎,给逝者洗漱、装扮、入殓,而后通过一场仪式将亲人送走。

我们从挡着眼睛的指缝里看到逝去亲人的诸般可怕的变化,那些嘶哑和呻吟、那些战栗和抽搐,眼中暗淡的神采和回光返照的呓语,只能靠想象或者玄学来应付。

本书的第八章“垂死是个什么样子”,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了奄奄一息到最终离去时的身体特征,在“主动死亡”阶段出现的幻觉、在濒死阶段的身体出现的蓝色斑点、到最后阶段的“潮式呼吸”——这个时候,便可以说再见了。

这些描述能把我们带回到亲人离去,甚至是小狗、小猫的离去瞬间,都是那样地贴切,那些可怕的过程都有着生物学的内在原因。让人泪目的同时也让人释然,因为作者说,其实此时“陪伴者比濒死者本身更痛苦。”

愿每一位逝者,尽可能走得安详。

02 从逝者的角度,谈一谈关怀

学者史考特‧麦克林在华盛顿大学开设了一门课程,名为“让我们共享晚餐,聊聊死亡”。课如其名,正是要大家打破禁忌,轻松谈论自己对临终的想像、恐惧与期待。

生死大事,尤其是聊一聊“如何结束生命“这件事情,可以是一场温馨的晚餐对话。

这与莫莉的观点不谋而合。第四个故事中,年轻的托比遭遇车祸,躺在病床上无法做出任何治疗决定,只能由母亲在悲痛中根据平时对儿子了解代为行事。包括医疗介入到什么程度、是否捐献遗体、离开后亲友如何处理后事等等。

人生最后一段,你想怎么度过?这应该是离开者应该自己决定的事情。但造化弄人,有时人们根本没有机会向旁人说出这样的计划。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从死者的角度,做一份“预定临终照顾计划”,或者叫“预先嘱托”。

制定计划是,莫莉建议我们将最后的选择写下来,交给那个在“迫不得已”的时刻替我们做决定的人。比如是想在家中离开还是选择医院?是否有特别重视的习惯(比如每天刮胡子)?最想让谁照顾你?是否愿意捐献器官等等。

这将给予离开者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想要的尊严。虽说莫莉是一位西方作者,但在讨论死亡,这一人类共同的话题时,我看到了东西方的一致性。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病危者有在治疗负担变得难以承受,治愈甚至减缓疾病的治疗成功率很低时说不的权利。

巴金先生辞世前曾说过:“长寿是对我的折磨。”因为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着,哪怕是切开下巴插上呼吸机,但只要机器上显示还有心跳就好……就这样,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

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莫莉建议是让病人自己做选择,才是更应该给予的关怀。“回家料理后事”的五六天,可能远比躺在医院的五六年更为有意义。

我们要更为注重生活,而不是死亡。

03 从生者的角度,谈一谈释然

其实死去得再艰难,也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留给至亲者的,才是更为长久的痛。

莫莉在理性地介绍如何料理尸体,留在家里多久,举办葬礼方式该如何选择、计划该如何制定、追悼该如何规划,提出了海量的选择建议,并且列出了问题清单。

就像飞行员起飞前需要念的Checklist一样,帮助悲痛欲绝、六神无主的至亲们制定计划。

是否要举行葬礼?是的。

土葬还是火葬?火葬。

联系公墓管理方,是否正常提供服务?正常。

防腐处理?完毕。

运送棺材人是否就位?就位。

……

只需要顺着清单一一回答完毕,一场完毕的送别流程便跃然眼前。

然后呢?当葬礼的人群散去,吊唁的花朵枯萎。留下的是挚爱亲朋们心里巨大的空缺。

莫莉称之为“时空连续体的中断”,也就是当某个重要的人物故去,家人所设想中的那个未来已经变得不再可能。就像无数的穿越回过去的电影里展示的那样,过去的一个小小的改变,将会对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样的“中断”,将带来的巨大的悲伤。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我们所爱的人离开后,通过保有熟悉的场景、气味、物件等,继续与他们建立关系。所以不要过早地清理掉已故亲人的遗物,意义也在于此。

而作为刚刚失去亲人的朋友,我们如何进行心理支持呢?莫莉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尝试替他“化解”背上,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认可、陪伴和聆听。

这个世界的悲欢也许并不相通,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选择陪你一起。


如果你看不懂真本书,没有书中的痛苦体验,那么为你的幸运而开心。如果你看懂了真本书,与故事能够感同身受,那么也为你的坚强而鼓掌。

生而为人,不妨谈一谈死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