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之4

讓生命之花綻放,如何培養對自己的愛呢?轉變自我評價方式是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的改變出於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內疚和自責。對他人和自己的指責反映了他人或自己的行爲不符合我們的需要。要專注於滿足自己,而不是自責。否則我們難以找到解決辦法,容易陷入自我懲罰的痛苦中。

要學會自我寬恕,滿足他人的時候,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情。

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在紙上列清單,寫出自己不想、不得不做的事。比方作者第1條寫臨牀報告,他分析了一下是因爲了錢,於是他以後再也不寫了。清單上的第2項是開車送孩子上學,作者分析爲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發現自己開車送孩子上學感受不一樣。於是在路上就會提醒自己送孩子上學的意義。

清單上的一些行爲可能是出於下面的某種動機。

一爲了錢。如果這樣會讓我們失去生活的樂趣。那麼錢並不認爲是一種需要,只是爲了滿足某種需要的無數種策略之一的一種。

二爲了得到贊同,像錢一樣,來自他人的贊同也是一種回報。這是可悲的。我們的行爲只是出於對生命的愛,我們體會的快樂是他人的贊同無法給予的。

3,爲了逃避懲罰。例如納稅,要想到很多人的福利,有賴於他們納稅時,每次納稅都會無比喜悅。

4,不想感到羞愧,爲了體面而循規蹈矩,我們最終會感到厭煩。

5,爲了避免內疚,那我們活得可憐兮兮,如果爲了活出對他人的愛,我們的生活將充滿樂趣。

6,爲了履行職責,但自己生命的需求被忽視,我們的行動對社會來說很危險,對個人來說很不幸。

例如作者選擇放棄寫臨牀報告那樣,我們只做有樂趣的事情是可能的,服務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們也就越愛自己。

我們爲什麼會表達生氣,其實認爲別人讓我很生氣,那麼我們就會認指責他人,實際情況是我們心情不取決於他人的行爲。

指責他人要意識到是自己尚未滿足的需求,一心考慮別人的過錯,我們難免就會生氣。要專注於自己或對方的感受和需要,憤怒就不存在。我們生氣的原因不在於別人做了什麼,而在於我們怎麼看待對方及其行爲,比方我們否定一個人 他的行爲就可能讓我很生氣,我們認可一個人,同樣的行爲就不生氣。

當我們認爲痛苦是他人造成的,他人應該受罰,那麼他們就播下了暴力的種子。

表達憤怒的4個步驟,1.首先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都別做。2想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3體會自己需要4,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第三和第4步之間,要先傾聽他人。

表達自己之前要先傾聽他人,如果對方處於某種情緒中,很難體會我們的感受,一旦我們用心傾聽他們並表達我們的理解,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後,對方就開始留意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當別人有負面情緒時,如果我不強調我與他人觀念的不同,就比較容易接納他們,聽聽他們。不糾纏於他們的想法,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愉快很多。

只要人們認爲自己受到了指責,就很難體會他人的痛苦,我們要停下來去理解他們所經歷的痛苦。

交流中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尚未滿足的需要,而不是考慮他人有什麼過錯。不順心時,許多人習慣指責和批評他人,那我們把節奏放慢一些,說話前先想一想,甚至停下來,什麼也不說。

如果表達憤怒,不要先怪罪於他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與批評和指認他人相比,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願望得到滿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