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一首小诗

最美诗画

唐玄宗开元年纪,王维的朋友元二奉命前往安西都护府巡查,王维在渭城设宴为好友送行,看到渭城初春的景色,又想到好友即将远赴边关,随即写下这首千古名作。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氛围:渭城送别、清晨的细雨润湿了轻扬的灰尘,客舍外的杨柳在细雨的清洗下分外清新,一派素朴清雅的诗情画意。


在古代“客舍”总是与羁旅者相伴;“柳”更是暗含离别之意。这两者总是呈现一种暗淡的情调,但此刻却因为一场细雨呈现出清新明朗的风貌:清朗的天空、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虽然都是一些比较平常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清新如画,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诗人不可能将所有送别的细节一一详写,只是剪取酒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没有老朋友的陪伴了。这两句离情迸发,一杯离别酒盛满了朋友的无限深情。“更尽”两字,传神地写出了送别人惜别、劝慰、请君珍重等意,自然引出末句。




“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




阳关本来就已经够远了,而安西更是在阳关之外,光是想象,其苍茫凄凉已经令人惆怅,而“无故人”更是可见此别的难以为情,一段离情自是萦绕心头,久久徘徊不去。这首诗因其道出人人意中所有,妙绝一时,当时就被人广为传诵,后更被编入乐府,流传千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