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影《我的姐姐》來看女性的命運(初稿)

上個週末,我和女兒在家看了電影《我的姐姐》,從頭到尾,我哭得一塌糊塗。

一 遺棄

電影一開始的鏡頭便是在馬路的車禍現場,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年輕女孩出現在畫面中,她雙眼中無懼無喜,更多的是茫然。

她便是故事的主人公姐姐安然,也就是死於這場車禍的這對夫妻的女兒。

剛開始,觀衆心中便有了解不開的疑問:這女孩這麼大了,爲什麼父母雙亡,卻顯得如此無動於衷,難道是冷血嗎?

接下來,故事才一步步展開,原來是安然的父親重男輕女,他爲了要生兒子,在中國計劃生育的大環境下,他讓女兒裝瘸子,由此來申請生二胎資格,結果真相被上門調查的計生工作人員撞破,他的夢想泡湯,他把所有的怨氣撒到了女兒身上,對女兒大打出手!

後來女兒又被寄養到了姑媽家,在姑媽家,安然成了表哥的撒氣包,姑父竟然偷看她洗澡!

父母的疏離,讓她養成了獨立自強的習慣。她在高考時報了北京的臨牀醫學專業,結果被父母悄悄地改成了家鄉的護理專業,理由是“女孩就要早點賺錢養家”!

雖不甘心,但她還是認真地學習專業,並且整個大學期間,她從未花過父母的一分錢!畢業後成了當地一所醫院的護士。

她不甘心在這樣一個落後的地方呆一輩子,她下定決心要考上北京的研究生,於是,她一直勤勤懇懇地複習準備考研!

二 抗爭

然而,父母卻在這個時候雙雙去世,爲安然留下了一個完全陌生的6歲的弟弟!雖然他們是親姐弟,可是彼此非常疏離,甚至弟弟都不知道有她這個姐姐!

是啊,算算,生弟弟的那會,安然應該是在上大學,孤傲如安然這樣的女孩,在需要父母呵護的時候被父母遺棄,如今已是能照顧自己的成年人,她應該已經是很久很久沒回她那個所謂的家了吧!

姑媽幫着一塊安葬完她的父母后,一羣親戚聚在一起商量由誰來照顧6歲的弟弟。安然打定主意不管這個弟弟,姑媽、舅舅……誰愛領養領養,反正她有自己的前程!

姑媽要照顧癱瘓的姑父,無力照顧弟弟,舅舅是個賭徒,完全不靠譜……安然只能給弟弟找靠譜的領養家庭。她見了數不清的想領養孩子的人,可這些人在安然看來,簡直奇葩極了!他們要不把領養孩子當成和領養寵物一樣,要不和相親似的,問弟弟是否有各種特長……

這個弟弟真麻煩!早上姐姐給準備好牛奶和麪包不喫,非得要喫肉包子,並說:“媽媽會做!”還把姐姐準備的麪包揉成一團!在姐姐送他上幼兒園的路上,一路嚎叫,最後以姐姐給買了肉包子和牛奶做了了結!

這些日子,安然一個人帶着弟弟,接送他上下學,上夜班要把弟弟帶到單位。

這個弟弟真的是安然的累贅!她帶弟弟坐地鐵,弟弟去上洗手間,她想把弟弟撇在這裏,自己一走了之。弟弟出來發現姐姐不見了,邊哭邊在地鐵站喊“姐姐”,躲在不遠處的姐姐看着弟弟撕心裂肺地哭,她改變了主意,又默默地回到了弟弟的身邊!

終於有一對靠譜的夫妻要收養弟弟,結果被姑媽攪黃,姑媽告訴人家弟弟有暴力傾向。安然鬱悶極了!

不靠譜的舅舅答應安然要幫着她照顧弟弟,讓她安心考研。安然本來以爲不靠譜的舅舅要改過自新了,結果卻發現舅舅帶着弟弟在賭場裏玩麻將,安然當場發飆,把正玩麻將的舅舅一頓痛罵、亂揍,憤然地帶着弟弟回家!

接下來,姐弟倆有一個深度對話:

弟弟:姐姐,你是不是真的很想去北京?

姐姐:嗯。

弟弟:男朋友都不去。

姐姐:那我就自己去。

弟弟:你們真的分手了嗎?

姐姐:嗯。

弟弟:是不是他對你不夠好?

姐姐:沒有啊。

弟弟:那你們爲什麼還要分手?

姐姐:因爲他一直想喫麻辣燙,但我想去大海里衝個浪。

弟弟:你不能先喫麻辣燙,再去衝浪嗎?

姐姐:不能。

弟弟:爲什麼呢?

姐姐:因爲人生太短了,大家都很忙!

弟弟:姐姐,你會不會變成灰?

姐姐:當然會了。

弟弟:姐姐,我不想你變成灰。

這場談話之後,弟弟決定成全姐姐,他悄悄地給要收養他的被姑媽攪黃的那家人打了電話,告訴他們自己願意跟着他們。

那家人把弟弟接到了家裏,這家人可真是有錢,他們住着寬敞豪華的別墅。

安然賣了父母留下來的房子,一半給了弟弟,一半留給自己。那家人希望安然籤一個永遠不見弟弟的協議,安然爽快答應,可是提起的筆卻怎麼都落不下去,她瞬間淚如泉湧!

她扔下筆,拉着弟弟離開了這座豪宅!

三 覺醒

在醫院,那個已經生了兩個女孩的產婦,依然要拼了命地要生兒子。即使醫生已經告訴他們,這樣可能產婦就沒命了,但她的家人及她都置若罔聞,依然執着地無論付出多慘重的代價都要把兒子生下來!兩個還年幼的女兒在一旁嚎啕大哭,可誰會顧惜她們呢?她們只是女孩而已!

在這個世界,兒子最重要!老婆的命算什麼?兩個女兒誰稀罕?

安然勸說無果後,她撕心裂肺地大喊:“你都生了兩個女兒了,爲什麼還要生啊?兒子就那麼好嗎?”

與其說她是在質問那個非要讓老婆生兒子的男人,不如說她是在質問自己死去的父母,或者他是在質問那個可怕的喫人的重男輕女的封建陋習!

安然的姑媽,十八歲時,她考取了西師俄語系,正好她的弟弟,也就是安然的爸爸,考上了中專,而家裏只能供一個,她的親媽就告訴她:“我什麼都要緊着我兒子來,你就不要想了。“

在她六歲時,一個夏天的半夜,她被蚊子鬧醒了,聽見她的親媽對正在喫西瓜的弟弟說:“快喫,別讓你姐看到了。“

那年工廠倒閉,安然的姑媽想跟人去俄羅斯做生意,結果剛到莫斯科,她就接到親媽的電話讓她回家,因爲她弟弟生了一個女娃,要她回去幫忙帶。她不想回去,可是,她媽媽告訴她:“你是姐姐!“

言外之意,姐姐就應該爲弟弟赴湯蹈火,這是責任!

就這樣,安然的姑姑一輩子都是姐姐,用她的話說是:“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她一直扮着母親所期待的那個“姐姐”的角色!並且,她深陷其中,認爲這是理所當然!

當弟弟弟媳去世,她覺得安然也應該像自己當年照顧弟弟一樣,照顧她的弟弟。當安然一次次拒絕時,她都說:“你是姐姐!”

看,女孩就活該沒有個性,沒有理想,就活該爲男孩付出一切!多可怕的想法!簡直是吞噬人性的!

直到安然質問:“你帶就一定好嗎?我小時候住在你家裏還不是一樣被表哥當沙包練,被姑父看洗澡?”

處在麻木狀態下的姑媽終於覺醒:自己到底在做什麼?難道要侄女重蹈自己覆轍嗎?

接着,她纔對侄女推心置腹講出了隱藏在心底的多年的痛,被親媽區別對待,爲了弟弟放棄學業,爲了弟弟放棄做生意……

當年從莫斯科帶回來的套娃,沒了底座,一個個零零落落擺在櫃子上,姑媽對安然說:“套娃也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裏頭。姑媽沒把你帶好,以後的路,你自己走哈!”

在所有人面前都很剛強的安然,在聽到姑媽的這些話時,哭得一塌糊塗!姑媽終於醒了!姑媽終於理解並支持她了!

一直活在硬殼裏的安然,終於在覺醒的姑媽面前,柔軟了下來……

有無數的女性活在男尊女卑的重壓下,一輩子不見天日,沒有自我。

那些人,包括我們的親人,她們現在應該也會像安然的姑媽一樣覺醒了吧?

她們應該再也不會區別對待自己的女兒了吧?

她們應該像姑媽鼓勵安然一樣去鼓勵自己的女兒吧?

相信,她們會的!不然,怎會有現在這麼多出色的女性呢!

四  迴歸

有人說,安然雖然經過那麼長時間的抗爭,可最後還不是得由她來照顧弟弟嗎?這不是又回到原點了嗎?

我覺得並不是!

最開始,親戚們覺得安然是姐姐,姐姐照顧弟弟天經地義,這好像是千百年來的鐵律,而安然本人是非常抗拒的,這樣屬於情感綁架。

而最後是安然自願選擇照顧弟弟,這是作爲有獨立人格的一個人主動做出的選擇。這個與當年姑媽照顧她的爸爸還是不同的,這不是姑媽的選擇,而是她的奶奶爲姑媽安排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姑媽完全沒有獨立人格。

安然之所以堅持要去北京讀研,其實,她只是想向重男輕女的人,特別是自己的父母證明自己也是很不錯的!

父母的嫌棄與遺棄,深深地傷害了她,讓她內心極度沒有安全感,這樣她才時刻武裝得像一個刺蝟,總是用刺對着那些可能會傷害她的人。

父母雙雙離世,她都沒有機會向他們證明自己是不錯的!其實,在愛他人的人眼中,她又何須去證明自己?反之,在不愛她的人眼中,證明又有什麼用呢?

在我看來,理想與弟弟之間,安然最後選擇了弟弟,一定程度上來說,安然是選擇了與父母和解,更是與自己和解!

這不是簡單的迴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