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传回4张火星照,内涵丰富,看出来没?

6月11日今天,CNSA国家航天局公布4张火星照,具体来看看,内涵丰富,值得琢磨。

▲天问一号着陆点全景图

(横屏观看更过瘾)

▲天问一号着陆点全景图

(原图23.8M,可在cnsa.gov.cn官网下载)

●着陆点:北京时间5月15日7:18,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落火,着陆点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端,官方公布座标数据:25.1°N, 109.9°E(更具体的座标数据:25.066°N, 109.926°E)。

●拍摄:这张着陆点全景图是由祝融号火星车在成功落火后最初几天拍摄的,火星车还未驶下着陆平台之际,由火星车桅杆上的导航地形相机进行360度环绕拍摄,经过天问一号轨道器中继通讯,数据传回地球天问一号任务团队,再经过人工校正处理,由12张图片拼接而成的火星全景真彩图像。

●分析:①全景图像显示,着陆点附近地势平坦,石块大小、数量与分布跟预期状况基本一样,这表明天问一号自主选择、悬停避障效果不错,选址选得到位。

②不难发现,位于火星车一对主太阳翼的延伸处,火表出现两条几乎对称痕迹,这是着陆器落火后增压瓶释放多余气体时,在火星表面吹出来的喷射带。

③仔细看看左上角(CNSA、中国行星探测LOGO下方)我们还能发现,在着陆阶段使用过的降落伞和背罩,距离火星车大约350米。

▲火星地形地貌图

●拍摄:这是祝融号5月22日驶下着陆平台正式踏上火星表面后拍摄的火星地形地貌。这也是由导航地形相机拍摄的第一幅地形地貌真彩影像图。

●分析:着陆点附近表面比较平坦,分布有大小不同的石块,边缘平滑、颜色较浅、呈半掩埋状,这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较远处有一个环形坑,环形坑边缘分布有颜色较深、棱角分明的石块,更远处则是几处沙丘,地平线同样非常平坦。

这正是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选择此处着陆的主要原因,这里被火星科学家公认为属于火星最容易着陆的地方之一。首次远征红色星球的火星车首先要确保安全着陆、顺利走起。

▲「中国印迹」图

●拍摄:这是祝融号火星车行驶到着陆平台东偏南60°方向,大约6米处,拍摄的着陆平台影像图。

●分析:透过这张高角度图像,可以推断是在火星车桅杆高高举起时,由导航地形相机拍摄的大视场图像。祝融号留下圆形车轮印迹,表明驶下着陆平台后原地打转一圈。

着陆平台线条清晰,熠熠生辉,五星红旗鲜红方正。

左侧小图放大一看,原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火星车着陆器合影照

●如何拍的合影?

这是祝融号火星车行驶到着陆平台南面大约10米处,释放安装在车底部一个小型相机,之后火星车后退到着陆平台附近。就在这期间,分离相机适时拍下一组图像:火星车移动过程,还有这张合影。

看得出来,一路拍拍拍的祝融号火星车,这次很是享受被拍的机会,两眼盯着镜头,貌似小激动。毕竟,这可是传回地球、数亿人都会看到的置顶图!

祝融号轧下第一道车辙印,中国火星车时代驾到

天问一号磅礴启程,开启中国火星探测元年

天问一号探险之旅远未结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