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7

人際關係中65%的信息是以非語言的形式傳遞。當孩子表現出因爲別人成功自己也感到高興,父母可以表達對孩子的肯定,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多注意強調因果關係。

孩子做錯事直接批評是不對的,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這麼做的理由,再去解釋別人都是怎麼做的,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引導孩子去思考。如果別人對自己這樣做,自己會是什麼心情,最後幫孩子找到解決辦法,比如向對方道歉,或者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處理。

人在兒童時期總是以自我爲中心,認爲自己是發光的太陽,世界的中心要圍繞它轉。三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區分自己和他人。

2~3歲孩子開始使用我要,我有,我的等第一人稱代詞。會從自我考慮而不考慮他人,很多實驗證明這一點。

到了4~5歲,開始理解自己的行爲會有什麼影響?願意爲了集體活動的成功而付諸行動。

自我中心人人都有 如果過於嚴重或到了4~7歲,還停止在自我中心階段,就成問題了。

但孩子讓長輩幫忙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制止,不能讓孩子以自我爲中心。

當孩子表現出對他人的共情,應當實施獎勵,尤其情感上的獎勵。純物質的獎勵會降低孩子的感受力,會過於關注獎勵本身,而情感和語言的獎勵都會強化孩子的情感體驗,幫助孩子喜歡這種感受。孩子會更積極表現共情能力。

自我爲中心,往往與父母不恰當的教養方式有關。可以採取幾下幾方面

1.轉移家庭注意的焦慮,孩子爲一個獨立的人,與家庭成員平等。

2.運用移情方法引導孩子爲別人考慮。可以用講故事,做遊戲和比喻等手段,引導孩子理解他人、共情他人,從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別人。

多參加集體活動,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意義。

別讓孩子囤積情緒。如果同齡人找不到傾訴對象且無法與父母溝通,釋放壓力的渠道被堵S,問題就多。

情緒心理學認爲人的情緒受環境刺激,生理狀態和認知過程的影響,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認知過程。

教孩子認識情緒可以用三種方式,談話方式,遊戲方式,繪本方式。

通過扮演角色、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體會到角色在過程中情緒的變化以及原因。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積極情緒會使別人快樂,消極情緒會使別人難過。

與聲音的語言比,圖畫對孩子的吸引力更大,記憶深刻,因此看繪本是非常直觀的學習情緒的方式。

接納孩子的情緒,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情緒也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否認或制止孩子的情緒,會助長孩子壓抑負面情緒。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當場責備孩子時,父母應當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是不是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向孩子道歉,不讓他失去安全感。如果父母因爲其他事情被負面情緒困擾,告訴孩子自己的情緒不穩定,等調整好心情再溝通,孩子也學會負面情緒來臨時先冷靜,不會認爲有負面情緒是不好的。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起到示範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