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老师写评语和家访

又是忙碌的一天,不过,感觉今天的工作比平常更有意义。
  上午完成了评语,对每个孩子第二学期的表现作了近百字的小结。对孩子的评语,喜欢用鼓励和期望的语句,每个孩子都会成长成最美丽的花朵,最茁壮的大树,成就他们自己最美好的未来。
  下午与几个孩子一起,去在家休养的同学家走访。孩子和孩子们聊得欢,他们带去了快乐和欢笑;我也和家长聊上了心,真心希望家长能多陪伴孩子,争取孩子早日康复,早日回到学校。
  写评语、家访,这两件事特别让老师头痛,幸好并不是老师的日常工作,一个学期下来,也就一到两次,更多的时候,大家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然而,这样的工作,这几天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和老师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也极其有帮助,让我觉得可以再多一些。
  孩子每天都在变化,需要家长,老师的关注,而写评语,便是对孩子一段时间来变化的一个小结,更是对孩子成长中各种变化的重新省视。
  在写评语时,我充分的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活力。孩子们那过去的一幕幕就像在眼前,促使自己动笔写下真实的感受。这种感觉有如闻香识花,让自己重新认识或者更进一步认识了每一个孩子。
  现在有许多老师利用评语系统来堆砌评语,这不仅太“机械”化,而且不利于老师进一步开展教育活动。写真实的、有温度的评语,既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成长的小结,也是一种最真实的观察,能深入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能帮助教师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期待,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更好的成长。
  所以,评语不妨半学期写一次,甚至可以一个月写一次。一样道理,家访也是对学生成长最直接的关注。
  现在,我们很多家访流于形式,多数是因为学校要求家访才家访,任务性太重,目的性不强,致使我们很多老师不知道家里真实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
  随着疫情的结束,家访又从线上搬到了线下,这是好事。比如,我这几次的家访,就让我真实的了解到孩子的家庭状况,父母的教育情况,让我可以对孩子的教育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在线上家访无法实现的。
  孩子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作为老师,不妨通过写评语、家访等形式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