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笔记53|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处方(风水/皮水/里水)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系不去,其病不除;复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

病者苦水”,全身都是水,“面目身体四肢”也都肿了,小便也不利,这是标准的水肿。病人“不言水”,没有感觉水肿得难过,“反言胸中痛”,胸里面却闷得很难过,胸中有痛感。“气上冲咽”,感觉气一直往上冲到咽喉,“状如炙肉”,好像喉咙里面被热水烫过的感觉。“当微喘”只有一点喘咳,为什么会这样?

寸口脉沉而紧”,寸口脉就是指心脏,沉代表里,紧代表寒,“沉为水,紧为寒”,这是上焦心脏力量不够,即胸阳的力量不够,也就是寒。这一条辨讲的是轻症,年轻时常常有水肿,水肿的原因可能是在热环境下工作(如厨师)或在很冷的环境下,水从来没有发透。“沉紧相抟,结在关元”,心脏有问题时,寒一定会结在下焦“关元”位,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相火,心和小肠相表里。关元是心脏病的急救大穴,当心脏跳的不是很正常时,甚至会跳跳停停,关元一针下去心脏跳动就会正常,这就是因为冷结在关元。冷结关元时是很轻的,平时常灸关元,就是想一开始有结时就去除掉,将来就不会有水肿。

这种情况“年盛不觉”,年轻时没什么感觉,但实际已经有冷结在关元了。等到“阳衰之后”,年龄大了以后气血两虚,阳气慢慢衰竭,练功夫就是让阳足。“阳损阴盛”,阳不足时阴会盛,寒结就开始发作了,所以这个病从很早就开始了。“结寒微动”会造成“肾气上冲”,肾气会从关元穴往上冲,治喉咙一定要会治肾,如果不知道喉咙跟肾有关,则治不好喉咙病。

为什么会上冲?小肠的火也点命门的火,肾脏的津液顺督脉入脑部,此外,肾脏的津液还顺着冲脉上来到喉咙,所以喉咙的问题(比如热痛,甚至似有东西哽到)跟肾脏有关。为什么练功时要心系丹田?正常人阴阳要合时,阳一定要有阴,阴足才能把阳包在里面,阳才能潜,所以我们常说“不要生气”,一气阳就上来了。阴阳互相制衡,一个不足另一个就不能控制就会乱窜。有一天年纪大了,阳衰了,阴就往上升,看似喉咙发炎,实则肾气往上跑,阴往上走,肾气往上冲时,经过两肋,于是造成病人“咽喉塞噎,胁下急痛”。

医生一看,认定病人有“留饮”,用甘遂半夏汤“大下之”,结果误诊,“气不去,其病不除”,气还是往上冲胸,没有改善。一看病在上焦又采吐法“重吐之”,吐了以后胃里津液不够了,就“胃家虚烦”,结果造成病人“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喉咙干燥想喝水,小便不利,胃里津液伤到,“水谷不化”,无法消化食物,面目手足开始浮肿。

这个条辨不一定是医生误诊,有时吃坏肚子吐伤或上吐下泄后津液伤到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条辨告诉我们:治水病一定要辨虚实。有的水病是假象,只要把津液补足,水自然排掉,有的水病必须用发汗或利尿法来排水。

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看到水肿时,医生又给他葶苈丸来下水,攻下了以后刚开始觉得好一点,结果病人又饮食过度,于是肿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一条辨重点是要告诉我们:遇到水病病人,即使用葶苈大枣汤或甘遂半夏汤一剂下去,不会伤到他,放手大胆用,阳足的人用都不会有事。如何知道阳足不足?头发越黑越亮,阳气越足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防己黄耆汤方见湿病。
风水,恶风,一身悉,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风水加术四两。

这两个条辨都是风水,风水是水病的初起,有两方,区别在于:有身重用防己黄耆汤,无身重用越婢汤

风水就是正当流汗时皮表受到风吹,导致皮表没有把汗水排尽,于是成为风水。冷气病(常吹空调)多为防己黄耆汤证。

防己黄耆汤,腹痛加芍药,同理,气喘加麻黄,有咳加杏仁等等。汤方:防己1两、黄耆1两、白术5钱、炙甘草5钱。

白术去湿,身重代表病在脾,脾主四肢、肌肉,湿很盛停在肌肉里无法代谢故身重。新水要去代谢旧水时被湿挡到,旧水无法排掉会汗出。湿在身上人会微胖,小腹微突可用此方。

临床上治疗淋巴肿瘤防己通利三焦,茯苓能生三焦的油故能利水,若三焦里有东西堵到,一定是水道堵塞,为什么水道会堵塞?是因痰(湿)堵到,病人出现淋巴系统堵到时不要紧张,一定是痰饮,水太浓了堵在那里,处方时用防己、黄耆,加瓦楞子5钱,瓦楞子专门去痰饮、消积。同理,乳房硬块也用瓦楞子,把它想成痰水。如果很硬的肿块用牡蛎1两,牡蛎能软坚。

倪师不建议做切片,外力介入三焦系统会切断经脉,切片处产生结缔组织,当药攻入后,没有切片的地方统统清掉,唯切片处受到阻碍。中医是站在外面看到里面,如果腋下摸到的肿块表面光滑,为良性肿块,若表面粗糙似石头,为癌症,处方一样,剂量加重,临床效果很好。

越婢汤的主症是“自汗出”,流汗时用麻黄可以止汗。当肺很热时表又被束到,看似“无大热”,实则伏热在肺里,故常常会流一点汗出来,临床上太阳表症:脉浮数、有汗、口不渴,已经是越婢汤症了,如果恶风很严重,桂枝二越婢一汤,诸如此类做处方加减。处方时,石膏用两,麻黄3钱。越婢汤症肺里很燥热,舌苔是黄的、干的。

恶风加附子”,表虚了。“风水加白术”,越婢加术汤,一般用于肌肉关节里有湿,单单肺里有大热、身重的话不加白术,越婢加术汤也是很有名的治黄疸处方(后详解)。

防己黄耆汤将水从小便排出,越婢汤走发汗路线去水肿,喝下去就发汗,水退后汗自止,经方家说的麻黄可以止汗,源出于此。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 黄耆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风水是水累积在皮层下方,皮水是风水时没治好,水往里,走到半表半里,累积在肌肉间,也即三焦淋巴系统的油网上面,造成“四肢肿”,“聂聂动者”,并非四肢动,是肌肉在不自主地跳动,帕金森病人便是,防己茯苓汤加减。

桂枝除了行全身阳之外,还把心火导入小肠,茯苓在三焦油网里产生黄油故能利水,防己本身能通利三焦,三焦内之水所以不能通行,是因为三焦里面的黄油不够,这个时候就要加茯苓来产生黄油。黄油的热度要靠心脏的火来支援,所以加桂枝进去,这就是防己茯苓汤的方义。如果光开茯苓,结果三焦油生了很多,人肥了,水还是没排出,因为没有火,所以油归油,火归火,桂枝强心火,心火生脾土(脾主四肢),油就开始动,就把水利出来。

风水初症不渴,病久都会渴,皮水有渴症。临床上尿毒症也会用到防己茯苓汤,只要有肌肉跳动的症状都可以用。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洪肿,其脉沉,便不利,无渴,故令病水,甘草麻黄汤主之;假今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越婢加术汤方见上

甘草麻黄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汗,再服。慎风寒。

如果皮水没有被治好,水再往身体里跑成为里水,里水只有两症,两个处方。

面目洪肿”,全身水肿,“其脉沉”,代表病在里,如果脉浮、小便不利、口渴是五苓散证。又“小便不利,无渴”,便是水病,甘草麻黄汤只有一个功能:发汗,汗出水即退。经方里很多两味药配合甘草在用:大黄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甘草麻黄汤,剂量上一定有比例:主药二副药一,如:甘草1麻黄2、甘草1桂枝2,依此类推。

肺主皮毛,全身性水肿若小便不利,“此亡津液”,要把肺里的津液补回去,越婢加术汤。

简单讲,甘草麻黄汤一定是无里热,故“无渴”;越婢加术汤是身体内里热很盛,同时肠胃的热也很盛,“故令渴”。

相关链接:

《金匮要略》笔记52|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水病四大症状/五脏积水的外症/治水原则/妇科病的来源及脉诊

《金匮要略》笔记51|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皮水/里水/脉诊

《金匮要略》笔记50|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水病的基本概念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