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日更難?試試寫讀後感

曾經堅持了近兩年的簡書日更,有糾結的的時候,有咬牙堅持的時候,有濫竽充數的時候,那時百思不得其解:日更挑戰只有100字這麼簡單的一個條件,有題材限制麼?沒有!有水平要求麼?沒有!必須有人讀麼?必須有人點贊麼?必須有人評論麼?通通沒有相關的要求!爲什麼那麼糾結於心呢?

某一個週末,讀山下英子《自在力》,結合自己7年來在實際生活中“斷舍離”的心得體會,連續寫了四篇讀後感,忽然覺得像是悟出了什麼……

爲什麼在此之前覺得堅持日更很難?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自我設限是最大的障礙。

想得太多了!其實看到什麼就寫什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聽到什麼就寫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就寫什麼……不做評價,也不要在意他人的評價,只管堅持寫下去就好,一直寫下去,就單純的一直寫下去……

追求完美是第二大障礙

本來就不行,非要用“很行”的標準要求自己,想想真是可笑,很有些“邯鄲學步”“掩耳盜鈴”的樣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真實的面對自己真實的水平,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纔是正道!

時間管理沒章法是第三大障礙

雖然平時沒有假期時間這麼寬裕,但事情的優先順序自己還是做了主的。往往把日更寫作放在臨睡前,這對自己來說真是個壞習慣。已經不是能熬夜的年紀了,真是到了想熬也熬不了夜的年紀了!好幾次就那樣拿着手機就睡着了……

知道真正問題所在,就基本找到破解難題的方法。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雖然可以寫碎碎念、流水賬、口水文湊日更文,但於寫作無益;寫讀後感既可以不斷輸入又可以隨時輸出,不信試試?

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可以是一段話、幾句名言,把獲得的感受、體會和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

深讀原文,讀通讀透。

寫讀後感,首先要讀,“讀”是“感”的基礎,只有把文章讀通讀透,才能抓住重點,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讀懂文章想告訴我們什麼,才能把主要內容概括成自己的語言,找出能引發自己感想的點,也就是“感點”。

感從心起,有感而發

感,《說文解字》中定義爲:感,動人心也,從心鹹聲。“感”因“讀”而發,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也是讀後感的重點。“感點”可以是人物,可以是情節,可以是道理,也可以是精妙的構思,新穎的立意和結構……甚至一個詞。

用心擬定讀後感的題目

近年來,標題黨大行其道。但擬定一個吸引人的標題,確實是讓讀者駐足自己文章的好辦法。比如讀四大名著,我們可以把題目寫成“讀《水滸傳》有感”,也可以用“《紅樓夢》讀後感。我們把這些做副標題,再緊扣主題抓住感點取一個醒目的主標題,這個主標題必須用詞鮮活,富有時代感。

比較一下,是不是第二個標題更醒目:

*讀《水滸傳》有感

*武松是莽撞還是勇敢?(主標題)

——讀《水滸傳》有感(副標題)

&讀《紅樓夢》有感

&焦大真的娶不了林黛玉?(主標題)

——讀《紅樓夢》有感(副標題)

讀後感的文章結構

讀後感的文章結構可以用“引,議,聯,結”四個字概括。

1.  概括文章內容,引出感點。選擇一個文章中最打動自己的點,用自己的理解概括出引發感點的內容。這一部分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

2.  圍繞感點,寫出感受。要亮明自己的觀點,分析力求有深度,抒發真實的情感。

3.  聯繫實際,詳談感受。密切聯繫實際,從個人經歷或社會現象,縱橫拓展,強化感點。這一部分是讀後感的重點部分,聯繫實際要爲自己的觀點服務,在整篇讀後感中佔比要大,要詳寫,要有創新,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4.  總結提升,昇華感點。呼應標題或前文,使整篇文章前後貫通、渾然一體;對感點加以強調或昇華,讓感點打動更多的人。

寫讀後感更文的注意事項

1.  客觀認識自己,全然接納自己目前的寫作水平。

2.  以讀後感爲突破點,增加閱讀積累,提高輸入和輸出量。

3.  處理好讀和感的關係,不要偷懶,用抄記重點語句和段落代替寫作,聯繫實際寫出感想是重點。

4.  研究所讀文章,邊寫邊思,在寫讀後感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

5.  相信自己,一直堅持寫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