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這部作品被高度“神化”了,盤點丁元英的“開掛人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癡人說夢。

以上這段話是電視劇《天道》裏面的臺詞,原著是豆豆寫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如果你看過這部作品,可能會有一種感覺,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很無聊,就是介紹一個落魄的投機分子和女警的愛情故事。

然而,劇中的一些觀點,甚至可以說能讓人有些“頓悟”的地方,會像一隻鉤子一樣把你勾回來再看第二遍。

但是那些所謂的經典臺詞,總會讓一些人有一種雲裏霧裏的感覺。而人類有個習慣,對於似懂非懂的東西,會鍥而不捨地去弄懂它,從而也讓這部劇被高度“神化”了。

其實從劇情上來講,這部小說也好,電視劇也罷,都不符合好萊塢著名編劇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所總結的觀點,但卻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一般要包含以下要素:

激勵事件——進展糾葛——危機——高潮——結局。

那麼,《天道》是怎麼通過這些要素,組成了丁元英的“開掛人生”呢?

激勵事件

《天道》的主角丁元英本來在德國做私募基金,按作者的刻畫,就是一個掌握了投機密碼的人,丁元英像個神一樣,只要是他操作的私募基金,股東們都能穩賺不賠。

但是丁元英良心發現了,他突然認爲這是一種強盜行爲,所以他選擇了退出,即使要賠付鉅額違約金,他也要退出。這就是本劇的第一個激勵事件。

遇見芮小丹,是第二個激勵事件,以後還有很多,下面再詳細介紹。

進展糾葛

退出私募基金以後,丁元英沒錢了,反正他也想過清靜日子,於是回國來到了“古城”這個地方,開始了自己的極簡生活。

如果這種極簡生活就這麼持續下去,這部作品當然就沒什麼意思了,然後丁元英在古城遇到了芮小丹。

芮小丹這個女人很有意思,一開始對丁元英很反感,後來一步一步被丁元英的學識和閱歷所折服,從而變成了丁元英的小迷妹,愛上了他。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成熟男人的魅力,丁元英的認知水平是完虐芮小丹的,於是就這樣,芮小丹成了丁元英的小迷妹。

芮小丹請丁元英喫飯,喊了當地文化界有頭有臉的人物作陪,那幾位也是沒事找事,非要弄個現場作詩飲酒的規則,結果丁元英一首《自嘲》讓一桌人都沒臉喫飯了,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幾個人一聽,這首詩一出來,他們已經黯然失色了,於是都自罰了一杯酒,灰溜溜地走了。

就像本文開頭說的那一段詩一樣,丁元英這個人對人生的感悟,對“道”的理解,真不是一般人可企及的。

這就是爲什麼我說這個人物被高度神化了,一個男人,集李白、杜甫、巴菲特、比爾蓋茨的優點於一身,我不敢說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這樣的人,即使有,也是鳳毛麟角。

危機

對於一個“開掛”的人來說,是沒有真正危機的,但作爲一部小說,又必須有。

這部小說劇情裏真正的危機,我認爲是從他和芮小丹在一起的那一刻開始的。

芮小丹對丁元英愛得是死去活來,但她知道自己是留不住丁元英這種人的,於是有一天,她拉着丁元英的手去了一個山坡上,望着山下的一個村子,向丁元英要了一個承諾——讓他在王廟村這個地方寫個神話,改變這個貧困村的面貌。

丁元英答應了她。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很不錯,丁元英創辦了“格律詩”公司,在王廟村弄了一個音響生產線。

這段描寫農民的情節,很多人看起來沒什麼意思,但恰恰正是這部作品反映人性的地方。

比如劉冰這個人,他是屬於見了好處就上,遇到困難就退的人,一聽說要開公司,就像弄個領導噹噹,公司一出現問題了,就立刻要求退股。

其實劉冰、葉曉明和馮世傑三個人,分別代表了生活中三種不同類型的人,馮世傑是心眼不壞,但知識和閱歷都不行,就屬於別人喫肉,他跟着喝點湯就行的那種人。

葉曉明腦子很靈活,但是缺乏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和總體的把控,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有點小聰明,缺少大智慧。

這三個合夥人到了丁元英面前,能擔任什麼角色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如果說格律詩公司與樂聖公司的官司算是個危機的話,但這一切又都是丁元英布好的局。說白了,就是挖好一個個坑,就等着人往裏跳。

高潮

這部作品的高潮與其它部分沒有明顯的分界線,而是用一個個的小高潮穿插在丁元英周圍的。

除了上面介紹的那兩首詩,還有丁元英的那些經典名言。比如下面這句: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神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句話給了最簡短卻深刻的詮釋。

神是什麼?你們所認爲的神,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意思就是,這個世界是有規律可循的,它來源於你看到的那些東西,但你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是如來,你就是佛。

再往深了說,我們都知道人是有感情的,但決定事物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並不是你的喜怒哀樂,而是你是否遵循了事物發展的規律。

這麼說可能有點空洞,那我們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戰爭。

一個國家被另外一個國家侵略了,乾的都是慘無人道的事情,那這個國家的君主,包括人民,肯定都是悲憤難當,恨不得要食其肉、寢其皮。

但是,你靠着這種悲憤的情緒可以打敗侵略者嗎?你讓全體人民去罵大街估計也不行,這個時候事物發展的規律是什麼?就是必須有人暫時發下悲憤的情緒,把人們組織起來,通過一次次堅強的鬥爭,才能把侵略者趕走。

再比如下面這句丁元英說過的話: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得道的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爲祕笈, 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 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這句和剛纔那句其實是一個意思,這種觀點,纔是這部作品要表達的精髓。再回頭想想原著爲什麼要叫《遙遠的救世主》?

因爲,弱勢文化期待救世主,而強勢文化會告訴你,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

類似這種經典句子,作品裏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結局

其實這部作品的結局挺沒意思的——芮小丹死了。

估計豆豆在寫結局的時候,也是想了很久,因爲我們知道,小說類的文學作品是需要轉折的,總不能把它寫成格林童話,王子和公主最後在一起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就像豆豆的另一部作品《背叛》一樣,主角一般都是“開掛”出場,然後結局都不怎麼好。

總的來說,如果一個人喜歡那種一波三折的劇情,那《天道》他肯定看不下去,因爲這部作品本來就不是靠讓人意想不到的轉折和高潮來致勝的,但這絲毫不影響這部作品對一個人思維方式的影響。

〈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一起聊聊我們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