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顯王后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4

前言:仁顯王后逝世後,禧嬪勢力崛起,南人黨漸有擡頭之勢,西人黨見此情景,急忙組織反撲,一場風雨似要到來。

01

在後宮中、位分高又有子嗣的妃嬪,除了禧嬪之外就是淑嬪,淑嬪依靠仁顯王后上位,更是對王后復位有大功,所以理所應當是王后一黨。

如今能和禧嬪一拼的也只有淑嬪,她和寧嬪一樣,也不想看到禧嬪坐上後位,爲了以後的榮華富貴,她勢必要拉禧嬪下馬。

此時她的手裏握有禧嬪的把柄,只要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揭發禧嬪、就可以讓她萬劫不復。

這時寧嬪找上門來商議,她便把王后病重時期,禧嬪召巫師進宮做法的事,告訴了寧嬪。

寧嬪聽說後,很是興奮,他們正愁找不到禧嬪的把柄,現在就有現成的。

她隨即向淑嬪許諾,只要讓禧嬪倒臺,西人黨就會把他兒子延礽君推上世子之位。

有了這個承諾,淑嬪便放心的着手實施計劃。

王上對於近來朝中尊崇禧嬪的風氣,大爲不滿,如今後位雖然空缺,但並不代表他就要讓禧嬪上位。

禧嬪兇狠善妒、毫無慈悲之心,如果讓她登上國母之位,那纔是國家的災難。

02

淑嬪察覺出王上眷戀仁顯王后,厭惡禧嬪之心,便派人四處散播禧嬪請巫師做法意圖謀害仁顯王后。

在一次王上看望延礽君,淑嬪提到仁顯王后在世時,對延礽君的喜愛,並請求在仁顯王后百日時,請巫師爲大行王后作法。

提及王后、王上的心變的柔軟和傷感,原來那些看起來在平常不過的日子,現在想來卻是那麼的遙遠。

也許這就是命運,它把最寶貴的東西送到你身邊,你卻不以爲意,毫不珍惜,等你在意,想要擁有的時候,他卻早已收走,留下的只有遺憾和傷悲。

如今斯人已逝,她能做的只有懷念和感激,銘記她的美德,感恩她的付出,這樣纔不負這一場相遇。

對於淑嬪提及一事,王上自然是應允的,淑嬪一向敬重王后,曾經對王后有過大功,王后待淑嬪也一直很親厚,他因此對淑嬪也高看一眼。

就在王上想派人去宮外請巫師時,延礽君提到聽宮人說起禧嬪在宮內請巫師做法的事情。

淑嬪隨即附和說道,既然禧嬪請了巫師,何不讓巫師爲王后做一場法事了。

王上本不願意去見禧嬪,不過既然是爲了王后,他倒不介意走這一趟。

03

就這樣禧嬪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步入了淑嬪設計已久的圈套,也許她不是輸給了仁顯王后,而是輸給了自己的貪慾。

彼時的禧嬪正在虔誠的祈求神靈,讓自己重登後位,她怎麼也想不到這一舉動,給她招來了厄運,讓她徹底步入深淵。

殿外宮人稟報王上駕臨,驚醒了沉思中的禧嬪,她怎麼也想不到王上會在這個時候到來。

她連忙讓內殿的宮人收拾現場,隱匿做法的痕跡,沒等收拾好王上就進來了,她只好鎮定心神,裝作驚喜的樣子接駕。

王上看着稍顯凌亂的內殿,疑竇叢生,詢問禧嬪發生了何事,禧嬪遮掩並未正面回答,只是讓宮人去準備喫食招待王上。

待王上問及巫師的事情,禧嬪臉色大變,連忙否認,看到禧嬪的反常,想到最近宮中的流言,王上越發覺着禧嬪有問題。

王上隨即命人搜查內殿,果然不出所料,找到了做法祝禱之物,王上冷冷的質問禧嬪,讓她說明緣由。

禧嬪強撐着說因爲世子最近老是生病,爲了祈求身體健康,才做的法事,禧嬪的藉口拙劣,王上自然是不相信的。

04

禧嬪心裏明白,她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死撐到底,只要王上找不到確鑿的證據,就定不了她的罪,況且她還有世子這一張王牌。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句話用在禧嬪身上在適合不過,在王上的威壓之下,很快就有膽小的宮女,支撐不住說出了此場法事是爲祈禱仁顯王后早逝。

果然如此,聽到意料之中的答案,王上勃然大怒,當即下旨、封鎖禧嬪殿,把服侍禧嬪的宮人全部下獄,並下嚴令、一定要審問清楚詛咒王后的細節。

在王上的雷霆之怒下,手下的人辦事效率極高,不到一會功夫,就呈上了相關案件的始末。

看着奏章上的文字,王上的手都是顫抖的,他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沉痛,原來從王后生病起,就有人用這樣惡毒的方式詛咒她。

什麼把麻雀、老鼠的屍體埋在地裏,什麼把詛咒過的衣服送進王后殿,這些骯髒的手段,竟然出自禧嬪之手,那個惡毒的女人當真是喪心病狂,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既然寬恕贏不來感恩,那就只能用刑罰讓人牢記,犯了過錯就應該受到相應的處分,不能因爲血脈親情而逃避罪責,這纔是國家立法的根本。

05

王上下令讓禧嬪自裁,旨意下達後、朝野譁然,要知道禧嬪既是世子生母,又是呼聲最高的下一任王后,就這樣賜死,未免太過兒戲。

許多朝臣紛紛請求暫緩處罰禧嬪,就連世子也爲母求情,但王上通通置之不理,上次就是因爲顧慮重重,纔會放禧嬪一碼。

結果卻是爲虎作倀,不僅沒有平息事態,反而還害了王后,想到王后在生命最後一刻,心心念唸的都是自己,他就更加自責、也更加痛恨禧嬪。

王上以雷厲風行的手段,用謀害國母的罪名,派人賜毒酒給禧嬪,在得知禧嬪不願喝下後,不顧世子的苦苦相求和朝臣的勸阻,強硬的將毒酒灌入了禧嬪的口中。

一代傳奇人物張禧嬪就這樣香消玉殞,她和仁顯王后也算是殊途同歸,稍有不同的是,仁顯王后留下的都是讚譽之聲,而她卻是揹負了罵名。

禧嬪死後,南人黨勢力進一步被打壓,西人黨乘勢追擊,想勸王上廢除禧嬪所生世子的分位,不過請求被王上駁回。

君主向來只看重權利平衡,賜死禧嬪免除西人黨的後顧之憂,但又留下世子以掣肘,防止西人肆意做大架空君主,這纔是君主的最終意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