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文化公园

周末,大张要“找个地方逛逛”,我想在家收拾收拾,顺便把《觉醒年代》看完,意见不一时只好请“石头剪刀布”来裁决,于是我被大张带岀了门,计划着先修车,再找个公园走走看看。

去叶存枝,且说说蟠龙文化公园些许值得留存的景观。

蟠龙文化公园位于行政中心正北二级台塬之上。之前有去逛的冲动,但被那无数层的大台阶吓退了,今驾车转了几个圈圈上来,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大牌坊是公园的龙头,两幅对联值得细细品读~~①正面:七千年历史开卷凤舞陈仓真宝地;八百里秦川入怀龙腾华夏仰鸡峰。横额:周秦风物。唐俊昌先生撰联;

②背面:凭栏望秦岭千山竞秀;回首忆周原堇荼如饴。横额:蟠龙气象。静远先生撰联。

对联是任步武写的,上有“燕堂门下任步武书”的留款,百度后获得知识点为:文怀沙,斋名燕堂,门下学子:范曾(画家);王立平(作曲家);任步武(书法家,以楷书知名);庞中华(硬笔书法家)等。搜索的结果有很多说成“兹堂门下”,我认为是不对的。

石雕是公园的主题,6组12根文化柱展示了宝鸡市12县区24处人文胜景,34面雕塑图叙宝鸡历史,管窥中华传统。

在观看这些人像时,我发现了一个高频词“右扶风”……扶风县,宝鸡市的东大门,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难道还分左右吗?百度后获得知识点为: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píng yì]、右扶风称拱卫首都长安 的三辅,扶风,是由这一官名衍化而来行政区名。右扶风的“班马耿窦”四大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传奇……班门英烈、马革裹尸、绛帐春风,马璘雄捷……

古柳是公园的灵魂。柳树给人的印象是偏于柔弱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殊不知,柔弱的外表下,是坚韧而顽强的生命力。公园不知从哪移来了许多古柳,密匝匝的一眼望不到头。树干开裂,横扯竖揪,惨不忍睹,树皮粗糙多皱,纹路之宽,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走在这样的树林里,看着不同形态的疤痕,树顶勃发出的新绿,恍惚且神秘。

岀公园,在附近农家吃点东西,大张选了条迂回包抄路线,过县功,走红枫大道,从福临堡下塬。我只奇怪上来二十几分钟,下去一个多小时咋还没到?炎炎日正午,大张好雅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