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實操--怎樣做整理?

關於斷舍離的理念聽了那麼多,到底可不可行?能不能給我們帶來幫助?說的再多不如自己去嘗試一下,這一篇分享的就是開始動手去整理的實際操作篇。

怎樣做整理?這一部分,分爲兩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整理大師們一致推崇的方法,以及她們有分歧的地方,到底該相信誰?

第二個主題是具體的整理實操。


共同的理念

一、做整理:先做判斷,從丟和舍開始

近藤.麻理惠小姐主張,把所有同類物品(比如衣服、書籍類)拿出來,堆成一座小山,一件一件的拿在手裏,判斷是否心動,把心動的留下,不心動的捨棄。

《斷舍離》的山下英子女士主張,以“我”爲中心,以當下的時間爲基準 ,考慮這件物品我現在會不會用,而不是這件“物品”還有沒有用。這兩者的區別是,主角是我還是物品?

物品被利用纔有價值,對於那些很久不用,又捨不得丟的物品,就算留在身邊,心裏暗暗發誓,下次我一次要把它排上用場,可到時候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出現,希望下次再用吧!

這種感覺就像是約了人見面,說好的時間到了,你卻因爲別的什麼原因爽約了,只好歉疚地說下次吧,下次我一定怎樣怎樣?

抱着想用的心情留着,關鍵時候又沒有,說明這件物品本身的確存在着某些點,讓我們覺得用着不合適或是不那麼得心應手,即使是很喜歡它也遮不住它的這一點。

下次的下次還是有可能因爲這一點,再次爽約。或者,真的使用了,卻沒能出現很舒服的效果。這樣對物品、對自己的體驗,都有些打折扣的感覺,也會消耗掉自己的心神、精力。

不如就果斷捨棄,說不定,它還能找到能發揮自己的好去處。

《小家越住越大》作者也提出,做整理之前先給自己的房屋瘦身。

而《不持有的生活》也強調,不鍾愛的、不適合自己的,超出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她們都是主張先丟棄再做收納。

二、收納和整理是不一樣的

收納是把物品從一個地方(雜亂的、無秩序的)挪動另外一個地方。看似收納之後恢復了整潔。但是,當儲存空間被填滿,或是做打掃的時候,還要要拿出來一一拭去灰塵。就會變得工作量大且很麻煩。

而整理,先把不用的物品清理掉之後,再給留下的物品設置一個固定的地方,也即是收納。但是,這個收納要比上面的收納省事很多,由於經常用到,用完後隨時歸位就好了,節省很多打掃的時間。

三、對待物品的態度,把它們看作生活中的夥伴,擺放時,實現它們的獨立、自信。

看下面這些圖片上的物品,感覺它們是很舒服的一種狀態。

不用呆在擁擠不堪的櫃子裏擠來擠去,用的時候也一目瞭然,不用費大力地去翻找。用完之後,再放回到固定的位置,讓它們充分休息,下次再拿出來用,也會元氣滿滿。


衣服摺疊起來,立着放置,只承受自身的重量,取出來也不會皺巴巴的。

當衣服晾曬之後,用我們溫熱的雙手摺疊擺放時,也相當於爲它們做了一次SPA按摩。

情人之間通過眼神表達愛意,當我們帶着愛意和感恩的目光與我們喜歡的物品接觸時,它們也會變得熠熠生輝。

我自己有兩盆茉莉花,買回來澆了一次水放在那裏,過段時間再看到就要奄奄一息了,其中有一盆已經死掉,準備要扔了。

後來,做整理後,改變了對待物品的態度,每天進出門像朋友一樣地問候它們,早上起牀之後,也過來瞧瞧它們,加以關注和愛護。

神奇的是,這兩盆花開始起死回生了,感覺比起平時,也沒做多少努力,真的不得不感嘆它們的靈性。

其實,家裏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爲了讓我們生活的更好而存在的,在使用的時候也應該懷着美好的感激之情,與它們好好相處。


稍有意見分歧的地方

近藤.麻理惠小姐主張一次性、全部、徹底整理完成。

而山下英子女士和不持有的作者主張,定時定量地做整理。即看你每天能抽出多長時間,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整理什麼地方,完成多少任務。

我做整理的時候,是跟隨麻理惠小姐的理念,一次性徹底整理完的。這種方式雖然來的很乾脆利落,適合有很多空餘時間來做整理的人。

但也會遇到累到不行的情況。並且,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能忍受整理過程中比之前更糟的情況。

但是,一旦整理完,前後反差帶來的衝擊力也很強,會更有信心做下去。

而每天做一點,拖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意志力薄弱的人有可能做着做着就放棄了。

三分法

山下英子女士,提倡的三分法也很好用,具體操作是,把要整理的物品分成三大類,再在每個類別裏進行細分爲三小類,依次類推。拿廚房的整理做例子,可以這樣分:

一進一出原則VS自己定原則

有的老師在整理完之後,堅持一進一出原則,就是丟棄一件物品,再考慮添加一件物品。

也有的老師建議固定物品的數量,比如襯衣7件,夾克、鞋子多少件?

這樣看似很合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可能就放棄了。

針對這個問題,我比較傾向於近藤.麻理惠小姐說的,這些理念是來自於別人傳授的經驗,是別人定製的規則,自己執行起來,有點不夠靈活或者說不能靈活地貼合自己生活的裏一些情況。

比起執行別人的規則,「自己制定的規則」則更容易堅持下去。就像自己做的飯,喫起來更香一樣。

事實上,能認真踐行了斷舍離後,再入手東西時,自然而然地會啓動判斷、取捨程序,就算一時沒忍住入手了非必要東西時,內心裏也會譴責自己,下次就會更加謹慎。

而我自己的感覺是,斷舍離後,自己購物的慾望,幾乎爲零,不用怎麼剋制,感覺連萌芽都不會了。

除非需要什麼物品,就直奔主題去購買,以前那種爲了逛超市而湊物品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