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自己的方向——做个技术型人才

我始终认为上苍创造人类,便总有他的用武之地,只不过有些人幸运的找到了,有些人还没有找到,甚至还有一些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只能浑浑噩噩的了此余生。

身为一个语文专业人员,不得已被赶鸭子上架,在周四周五的时候参加了音乐教师的培训,虽然隔行如隔山,听讲座与培训犹如听天书,但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共通之处,从里面也能稍微学到一点有益于自己的知识。

(一)唱谱很好听

小时候资源没有这么方便,导致我练音乐里的1234567发音都不标准,更别说看人家的谱子了,日常对音乐的爱好只留在听歌和戏曲的阶段,至于更专业的,可以说一窍不通,但是在这次培训会上,我竟然意外的觉得人家唱谱很好听,尤其是合唱比带词唱出来还要好听,我当时甚至都萌生了要跟着人家唱的冲动,还觉得自己也能唱出来那种感觉,只不过人的能力真的是跟所处环境有关系,我在那里接受了两天音乐氛围的薰陶,觉得自己还可以,但是回来自己歇了两天,发现自己唱的简直不忍直视。

(二)音乐具有育人功能

作为主科老师,说实话,一直对音体美老师有偏见也有很深的羡慕,认为他们真的很轻松,学生愿意上他们的课,其他老师也愿意占他们的课,所以音体美老师除了难评职称之外,其他的不管是时间还是工作都能轻轻松松。通过这次讲座,我切实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理解是多么的错误。既然国家设定了这个目标,肯定是无数个专业的教育人员研究出来的,自然有他的用意,我们即使是一线的教学人员,但是对宏观上的把控还是有所欠缺和弊端的。音乐带来的育人功能和热爱生活的能力,真的是其他学术性的学科无法比拟的。

最让我惊喜的是,给我们培训的毛老师竟然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也对戏曲有很深的认识,我还从她这里学到了一个新的词语叫“黄香蕉”,意思是现在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外表是黄皮肤,内心却被西方文化同化了,丝毫没有身为中国人的特质;传统的母慈子孝也被新文化冲击的体无完肤。这一点我觉得深有感触,传统文化被消失殆尽,现在的主流文化都变成了什么?孩子们的价值观又会怎样的扭曲?我们是指望着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吗?

(三)公开课

第二天培训的老师说,她的一节公开课竟然上了48遍,而且一次次的改正,大到课程预设,小到穿着打扮,每一个细节都要抠到位,每一句要说的话,每一个手势都要记录到自己的备课上面,其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另外,音乐课本身就已经深得学生喜爱了,何况还可以把音乐课上的这么趣味横生,是不是在语文教学里也能用的上音乐课的这些律动和教学方法呢?

(四)成长

若是一味执着于过往选择的得失,那就是对自己的不放过,是在折磨自己,既然选择了一个需要自力更生、自己摸索的环境,就不要抱怨,也不要去幻想如果当初怎么怎么样。

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希望能在一次次培训中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既然不是能说会道,场面上的人,那就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自己的特长,做一个技术型人才。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得先把自己锻造成金子,而不是抱怨环境埋没了你这粒沙子。


最后,还是需要变成一个自信的人,不再那么自卑,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