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是這麼思考的人,一定會死的很慘

車門在從電梯走出來的那一刻開始發出警報聲,我只有一秒的思考時間,一秒的行動時間。所以……錯過了這班地鐵。

在車門關閉的同時,跟車窗裏的你瀟灑的揮手再見!

可是內心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劇場”,比電影的情節還要的跌宕起伏。

笑容過後的“失落”感那麼清晰的傳來,腦子迴盪的是如果……就好了。

如果再跑快一點就可以跟上了;如果同伴下來,還可以再等下一班車了;如果我直接拒絕這個提議,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如果你根據情況做出判斷,也不會這樣了……

就會有很多的理由和原因冒出來,給發生的這件事情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

但是,忽略了現實發生的結果就是對於事情發生所做出的判斷。

而,這個”結果“,按照自己的思維又會得出其他的”想法“或者“定論”出來——你沒有考慮我的感受和情況麼?你是不在乎我的!你沒有考慮我的實際情況和身體狀況,你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你選擇了錯過!

哪怕是在下一個換乘的地方可以等一等,那爲什麼不在起始的時候,就選擇“等一等”呢?非要行程過了大半,在快“結束”的地方等?

我應該堅持自己的節奏,不必強行的跟上你的節奏。

爲什麼沒有堅持自己的節奏,而根據你的提議就這麼走了?哪怕自己會覺得“幸苦”,或者是“跟不上”。

又有新的“念頭”跳出來進行判斷:好了,他更適合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你也不必非要跟他一起走。

按照自己的節奏,不慌張、不追趕的走不好嘛?幹嘛非得湊在一起走呢?

既然是各自都可以按照各自的節奏走,沒有彼此的等待、追趕、相輔相幫的話,幹嘛還要在一起呢?不如各自生活就好了!討厭,把他從心裏踢遠一點!

自己回過頭來向內思考:爲什麼這樣的一個“行爲”,就會在心裏產生這麼大的情緒感受呢?爲什麼對別人就有“應該”等我一起的要求呢?

本身來講,這個是自己的事情!是“關係”里約定俗成的規則應該,還是自己心裏想要的“偏愛”?


在消極的態度裏,會往消極的結果去“想”,也就是思考習慣,行爲模式。

閉眼感受情緒的撞擊和來襲,夾雜着耳邊很多的聲音:細小的、嘈雜的、走動的、靜止的、電子的……

那你爲什麼不換另外一個方向的思考去想呢?

告訴別人你的感受和你的要求!

自己在做出判斷以後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再決定要不要一起做。

能成功就算是一次挑戰,沒有的話出現的情況以後選擇怎麼樣的處理方式?這樣都形成同一個認知和行動方案,就不會再產生這樣的“感覺誤會”。


一個在自己的世界和價值觀裏進行逃避,一個直面問題想辦法去改變“過程”,靠近結果。

如果是按照自己的感覺去判定和“結果”一件事情的話,就會以自己的“自我感受”爲中心,去做事情的判斷。

就會:你讓我不開心了,我就不跟你玩了!


在另一個結果上去想:我要跟你一起成長,而且要快樂覺知的一起成長!

就會在怎麼相處和溝通上進行“說明”,下次碰到這樣的事情我要怎樣、你覺得要怎麼樣?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越清晰的溝通,就會讓”誤會“越來越少。

一個人在自己的節奏裏,不會出亂子,而且有掌控感,就會覺得“舒服”,一旦出現跟自己的節奏不一致的人或者其他,就會覺得不適應。這大概就是自己的“舒適圈”。

比如跑步,你比較舒服的時速是1公里10分鐘,出現一個時速2公里10分鐘的同伴,跟着他的速度,你就會覺得很“艱難”。

如果對方可以降下來跟你一個速度,你就會覺得很舒服了。

但對方明明已經達到更高速度的時速,你讓他降下來,長期這個狀態,他也很“不舒服”。

這樣的“同伴”,怕是不能成爲長久的“同伴”的吧!

他會尋找到跟他同一個速度的“同伴”,或者你加油鍛鍊,把自己也提升到這個速度!

引領你的人,教練會慢慢帶着你,他清楚的明白這個事物發展的路徑和節點,懂方法,能把控。這個是人生很難得遇到,終其一生也可能遇不到。

還有身邊隱形的貴人,他們比自己優秀,但還不太會“教”別人優秀。就只能在事情、相處、思想、思考上進行碰撞,走一些彎路、碰撞一些東西。在受傷中,往前行!

能遇到大多數跟自己一個水準的,也是很難得的事情,至少在同一個水平上,你們不會比現在更差了!如果是在尋找覺醒,追求更優秀,大家還可以一起往前走。

還有就是“找你事“,讓你“難受”的人和事了!但是這樣的“傷害”都是短暫或者“一次性”的。能理解自己吸收,也能把“不好”的事情轉化爲好的事情。

最不如意的“同伴”關係,就是對方一直在“消耗”你,而且還沒有“覺察”的可能和改變的希望,而你又陷在這樣的關係“沒改變”的可能吧!

這麼一圈轉下來,冷汗涔涔!在你的圈子裏,在你的關係裏,你處在什麼樣的位置?

不寒而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