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桌面軟件的末日,手機移動端App稱王】寫在windows11支持安卓,macOS支持ios,龍芯支持x86和arm指令翻譯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變革,作爲軟件開發者,應該如何選擇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桌面軟件開發領域還有前景嗎?

起源

自從蘋果發佈m1處理器,讓自家Mac支持IOS移動端app運行之後,徹底打破了移動端app和桌面軟件之間的桎梏,移動端app可以流暢的運行在桌面端。
今年,微軟又“重磅發佈“了windows 11,通過intel提供的指令翻譯技術,讓windows可以直接運行安卓app。
windows 11

國產龍芯支持x86和arm指令翻譯

如果僅僅如此,博主還不至於那麼快決定立場。
看過博主文章的都知道,博主之前寫過國產龍芯平臺,全面國產化替換纔是國內今最重要的消息。
在這國產化之中,又要屬國產化cpu最引人入勝,那就是上週龍芯正式發佈了3A5000處理器。
龍芯3A5000處理器

龍芯3A5000處理器是首款放棄了mips指令集實現的自主的龍芯架構之外,還支持翻譯x86和arm指令,這代表什麼?
說明國產龍芯cpu以後既可以運行windows上的桌面軟件,也可以運行安卓app。

有人可能會有疑慮,覺得移動端在桌面端運行沒有手機流暢,博主可以告訴你:大錯特錯!!!桌面端運行移動app只會比手機更好更流暢。
爲什麼會這樣呢?

桌面端運行移動端app比手機更流暢

我們知道windows系統運行於x86指令的(以intel和amd爲主的平臺)的設備上。而windows系統運行安卓app,是基於cpu指令翻譯的來實現的。
根據intel提供的數據,intel/amd的cpu翻譯arm精簡指令的效率在90%左右。雖然有一些指令轉換的損耗,但是對於擁有更大功耗更強大的cpu、更強大的GPU顯卡和更強的機器整體性能的桌面端來說,這90%的性能損耗,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把app在手機端運行比作騎自行車的速度,那桌面端運行移動端app就是火箭發射的速度,桌面能夠提供比旗艦手機更流暢的體驗。

桌面端開發還有前景嗎

答案是:除了生產力工具以外,其他所有場景都已經完全失去前景了。

兩端一統,基本剝奪了桌面端除了”生產力工具“以外的所有應用場景。

包括遊戲影音娛樂,兩端一統,被秒殺的那一方是桌面端。

爲什麼會這樣呢?

  1. 更低的軟件開發成本。
    作爲軟件開發商來說,移動端可以運行在桌面端,就不再需要招桌面端開發了,也不用擔心不兼容,所以只需要招移動端就可以了,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移動端

  2. 大勢所趨
    其實移動端替代桌面端已經早已經是大勢所趨,早在幾年前,移動端app數量就已經幾何倍數超過桌面端軟件。蘋果和微軟也只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做出的選擇。

可以預測到的是,遊戲行業會最先迎來洗牌,pc遊戲客戶端必死無疑。

軟件開發者該如何選擇?

對於這次的軟件行業變革,對於後端來說,其實變化不大,該寫接口寫接口,搞人工智能去搞人工智能,完全沒影響。

影響最大的是前端,收益最大的也是前端,雖然是變革,但也可以說是大前端的一場內卷的結果,結果就是”移動端稱王“。
最大受益者可以說是web端和移動端。
當然了,現在的移動端市場,在大部分場景下,H5混合app佔據主流。
不排除某些比如音視頻和遊戲等計算密集型還需要一點原生開發,其他的大部分已經都是H5混合App(比如:微信app,各大電商(jd,taobao、拼夕夕等)都是H5)。
瞭解了那麼多,相信大家心裏都已經有點數了。

在文章的最後,給與還沒入行的開發者以及正在從事桌面端開發者的一點建議

一些建議

對於桌面端開發者

如果你打算或者正在從事桌面軟件開發,請立刻馬上執行B計劃,自學安卓、ios和web開發都可以,或者轉後端,轉人工智能。

對於移動端和web端

請牢記,H5不僅是趨勢,也是未來。聰明的你會發現,雖然各個廠家各自搞自己的一塊,所以誕生了很多跨平臺庫和跨平臺語言,但是不管怎麼變,windows、mac、linux、ios、安卓等等等等都支持web網頁。

對於小程序

小程序本身只是原生app的H5擴展,而且很多H5工具庫,可以將H5發佈成app和小程序,所以對於小程序來說,也是app生態開發的一員,未來發展也還不錯。

對於後端和其他大數據人工智能行業

請安心,波及不到。

在這風雲詭譎的夏天,除了燥熱之外,還需要用一顆冷靜的心,分析和洞察身邊和市場上的每一分動靜,博主在這裏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相信大家已經有了自己的抉擇與方向,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和不同的建議的歡迎在評論區參與評論。

如果覺得博主寫得還不錯,也歡迎不吝”點贊、收藏、關注“一鍵三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