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语(第三篇)

夏之语(十一)

“小老鼠,上灯台,偷吃了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现在再读这个童谣,距离我学它的时候,已经18年了。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一个姓王的当年22岁的女老师教我们的这首童谣。她们祖孙两个,开了一个幼儿园,因为从小住在姥姥家,这条路上及后边的几条路上都没有幼儿园,所以附近的孩子们都来这一个幼儿园。虽然这两个老师没有市里其他的幼儿园老师专业,但我也在那里,学会了很多知识,度过了最好的两年童年时光,现在,年纪大的龚老师不知道在不在了,因为18年前,她已经六十几岁了,此后也一直没有了联系,而年纪小的老师,现在也已人到中年,也没有了联系,只是在市区,偶尔,会在不同的地方碰见,听说她后来去了医院做护士,但很遗憾,没有联系方式了。扯远了,今天重点说的是,这个灯台树,我没见过这种树,但是第一眼,我还以为红瑞木成精了哈哈哈,怎么这么高,但是我心里觉得,肯定是山茱萸科的植物,没想到后面有牌子,看了一眼,果然!是山茱萸科的灯台树,由此就引起了最开始的那个童谣,牌子上写的是,树枝层层平展,形如灯台。我后退了几步,也没看出什么端倪,行吧,你说这样就这样吧,但是花还挺好看的,拍下来!

夏之语(十二)

第一次认识玫瑰的时候,我不相信,这么平平无奇的花,怎么会和光鲜夺目的鲜花店里的玫瑰联系在一起,但是后来得知,花店里的,都是切花月季,专业知识也不断丰富的过程中,我渐渐熟识了玫瑰,也结交了月季,现在,她们都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在学校中药材学院西侧的林子里,在靠近路边的位置,新种了好多株,是玫瑰先开的,有一次雨后,和小梅子去采蘑菇,向左一瞥,看见了粉色的花,走过去看了,确认是玫瑰,她也觉得神奇,和我说,玫瑰难道不是花店里的那个……,我说不是,可谁能想到,很多天后,我再去那片林子的时候,又有花开了,正常是不会再去看的,因为都是玫瑰,但就是那天,我自己走了过去,我惊讶地发现,天!还真的有月季,它们交叉着种在了一起,果然是姊妹花,有你有她!

夏之语(十三)

费菜和垂盆草长得很像,尤其是远看着,金黄一片,只不过是一个浅黄色,一个深黄色,最开始我真的以为,垂盆草是费菜的其中一个品种,后来我蹲下细看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我认定它俩是两种植物,但是应该同科,我随手拿出了手机打开了花伴侣,果然是同科的,甚至是同属的,但就是两种植物。用肉眼看,就很容易发现费菜的茎是直立的,垂盆草茎是匍匐的,花倒是很像,没有做区分,光是靠这一点,就可以识别它们了。其实,它们的价值远不止在观赏上,更大的是它们的药用价值。通过百度搜索,就会看见很长很仔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查看,了解这两种神奇的植物!


夏之语(十四)

紫玉簪是农大的校花,说起“校花”二字,我想,不少人最初的念头是个人吧哈哈,实则不然,真的是花,如果说农大什么花最多呢,那紫玉簪一定是王者。毕业歌中有一句话,“我的青春、我的农大、玉簪花开的地方”,这首歌也很好听,从前对玉簪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但是直到来农大发现,学校到处都是不同品种的玉簪,以我浅薄的学识就发现了大阔叶玉簪、狭叶玉簪和金边玉簪,当然,我不确定是不是这么叫的,但是这样叫,足以区分玉簪品种的多样性和农大人对玉簪花的喜爱。或许当我毕业后,有天,在他乡再次看见盛开的玉簪花,我会无比怀念,这个玉簪花开的地方!

夏之语(十五)

今天来写高粱,为啥来写高粱?它也不是观赏植物,而是作物。不,它其实也可以观赏的,大田作物也是很美的,但是今天说的都不是这些,是高粱的生命力,打动了我,惊艳了我。今天在去地下实验室装肥料的时候,临走时,打算洗个手,却意外的发现,水池子里,长出了一丛高粱,谁能想到呢,这些小家伙,在不知道是谁不经意地撒落了几粒种子以后,竟然能依靠水池中漏斗里面那一点点水分,吸胀——发芽——成长了!谁能不赞叹,生命的力量!我把这张图发给老师,老师说,这还是水培的呀,你这是在寻找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是的,只要用心发现,生活多有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