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是寫情書

        閱讀日本山下英子女士的《舍•做減法的勇氣》中“ 改善關係的斷舍離式的輸出”這一節內容,山下英子女士說,把輸出當做寫情書,我覺得很有意思,也挺恰當的。

        想想自己日常的輸出方式就是對話,講座,寫簡書等。這幾天瘋狂忙碌中,要給同伴們安排部署工作時,我也會猶豫:“如何開始自己的輸出?也就是我該怎麼說,才能更大限度得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在你猶豫着如何纔是進行良好的輸出時,首先就要做到“表達自我”。

        文章,就是要敲出來。圖畫就是要筆落在畫布上。照片就是要按下快門。動腦不如動手。“作爲一個編織語言的人,每次進行信息輸出時,我都把寫字當成編情書。”山下英子女士這樣說。

      想想曾經寫過情書的自己,寫情書時內心定是充滿了喜悅和期盼的。我們在情書中表達的信息就是:第一個希望你能理解我;第二個我對你很關注;第三個希望你儘可能得喜歡我。帶着包含這三個信息的輸出,雙方是否都有了一種深厚的感情和牢固的紐帶了,這樣的輸出才能長久,才能鮮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