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話》:歲月洗不掉童心

請點擊上方藍色關注,我在這裏等你來


如果世界上有一種文學體裁,能讓六歲到六十歲的人的人都愛的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再沒有什麼比童話更能打動我們的心靈,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最純真的美好、最動人的心碎。


小時候讀《海的女兒》,會哇哇大哭,卻不知道爲什麼那麼憂傷。


少年時再次讀《海的女兒》,會同情小美人魚,卻不知爲什麼自己也感到那麼憂傷。


青年時再讀《安徒生童話》,看到海的女兒的故事,開始理解她爲什麼那麼做,懂得她的憂傷。


中國臺灣作家張曉風說過這麼一段話:如果有人5歲了,還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麼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溫馨;如果有人15歲了,還沒閱讀過安徒生,那麼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銀燦;如果有人25歲了,還沒有品讀過安徒生,那麼他的青年少了一道輝碧;如果有人35歲了,還沒有了解過安徒生,那麼他的壯年少了一種豐饒;如果有人45歲了,還沒有思考過安徒生,那麼他的中年少了一點沉鬱;如果有人55歲了,還沒有複習過安徒生,那麼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遠。


深以爲然。


小時候沉浸在經典童話故事裏,汲取真善美的養分,在心底最深處打下對真善美渴望和不棄的初心。


雖說長大後,如那首歌曲《童話》裏所唱:長大後,才知童話是騙人的。


世界以其真面目示人,全不是童話的真純善良。但烙在初心裏的真善美給予人生養分。


在拋離童話故事後成長的歷程中,依舊保持勇氣、善良、純良等可貴品質。內心豐饒保持不爲外界所染的精神家園。


雖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但在世間行走,因童話的浸染,歲月洗不掉童心。


不知你現在是什麼年紀?再去讀一遍小時候讀過的經典童話,讀給孩子,更是讀給自己。


因爲那是初時來時路上的方向、希望和初心。



喜歡時光恰巧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訂閱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