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究竟是什麼?機械和能動性的衝突與聯姻(II)

在上文中,我們討論了這本書的導言內容,提到了生物機械觀的兩種形態,也是被動機械觀和能動性機械觀(生命究竟是什麼?機械和能動性的衝突與聯姻(I) ),接下來,我將繼續總結每一章節的內容。

在第一章《花園裏的機械》,作者揭示了一個與常識完全不同的觀點,認爲在十六十七世紀之前,人們通常將機器看成是有生命的個體,物質和精神尚未被人們看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個體。因此,當時在教堂擺放的機械聖像不是被動的機械裝置,而是被認爲有靈魂的,聖神的個體。在宗教改革之後,機械聖像不再被人爲是有生命有靈魂的裝置,而只是一堆物質而已。

第二章《機器之間的笛卡爾》則論述了西方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段關於物質與精神關係變革的觀念史。在笛卡爾看來,生命其實都是機械裝置,

除了理性思考之外,生命和感知的所有功能都來自動物機器:消化、循環、吸收、成長、呼吸、清醒和入睡,以及感知器官接受外界的光照、聲音、氣味、味道、熱量等,還有這些外界特徵在頭腦中形成印象,印象被保留成記憶,另外,“慾望和熱情的內部移動”,能夠對內部慾望和熱情以及外部事物做出反應的外部運動也是包括在內。(P. 50)

而人與其他生命體唯一的區別就是人有靈魂。在這意義上,生命體完完全全可以用機械裝置加以解釋。但是由於動物沒有靈魂,所以,動物(或者機械裝置)無法組織語言,無法生存無窮的句子,不可能擁有無限的配置來實現這個功能。因此,物質和精神在笛卡爾身體被徹底區分開來。之前人們認爲機械裝置和人一樣,而在十六世紀之後,機械裝置逐步喪失了“生命”的地位,雖然笛卡爾認爲生命也是機械,但至少人的理性無法用機械裝置加以解釋。

第三章《被動的望遠鏡還是永不停歇的時鐘》開始討論被動的機械裝置如何解釋感知等生命現象。雖然笛卡爾認爲除了靈魂之外,人的所有生命現象都可以用機械裝置加以解釋,但是,眼睛真的是一架望遠鏡嗎?這裏就引申出生命的機械解釋歷史中最重要的衝突,那就是機械和能動性之間的矛盾。經典機械論要解釋生命感知特徵和它的完美,就很自然地與設計論捆綁在一起,機械裝置雖然是被動的,但上帝創造了機械裝置,因此賦予其能動性和目的性。

與經典機械論不同,另一種機械觀念則認爲機械裝置本身就有目的性和能動性,機械裝置不是上帝的完美的設計產物,而是自己有自己的內在組織。正如一顆受精卵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的生物個體,不是因爲受精卵的部分之間的機械特徵相互制約,而是其組織的自我發育的過程,內在就具有目的性和能動性。作者在第八章《機械卵和智能卵》中進一步討論這兩種機械觀的不同。

在第四章《最早的機器人》中,作者首先介紹了“Android”這個當今時代最富盛名的概念的由來。“Android”一詞,在當今時代,更多是與谷歌公司的“安卓”手機系統相關,而非“類人的”機器裝置。但是二者有內在的關係,都認爲這種裝置能夠實現“類人的”能力,可以完成諸多人類的行動。例如在十八十九世紀,種類繁多的人性機器人,不僅可以吹笛子、彈鋼琴、甚至下國際象棋(雖然之後被證明是真人操作),使得人們開始質疑笛卡爾認爲只有人才能做出理性思考的行爲。另外,自動裝置不斷應用到工業之中,人們對機械裝置的理解逐步分化,機械裝置能否具有智能、能否設計自身的結構,以及是否具有能動性,成爲機械世界觀的中心議題。

第五章《機器先生冒險記》講述了包括拉美特利在內的極端的機械論者對人的智能行爲的機械理解。拉美特利是一個徹底的機械論者,認爲智能行爲也可以由機械裝置加以實現,而且認爲人和其他動物沒有本質的區別,所有生物都是機械,只不過由等級的差別。在這意義上,機械的能動性、主動性就慢慢引入進來,開始解釋生物的演化過程。傳統被動的機械觀只能設立上帝來解釋生物的出現和變革,因爲機械是被動的,無目的性,因此,完美的機械特性需要給出目的論解釋,而一旦認爲機械也是能動的,生物個體的演化就是水到渠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