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兩個40年,不同的方案

如果40年是個人生的分水嶺,前40年,我們立定志向,練的是“童子功”,積累的是核心競爭力,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競爭的底色之上的,那麼,往後餘生的40年,底色也不會改變,立定了志向,這裏就加入了時間,時間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因爲它是虛幻的,它是脫離事實的,而我們面對虛幻,向着未來追求某種虛幻結果,這樣我們就被困在把世界二分並矛盾重重的時間裏,面對虛幻追逐虛幻,最終得到的亦是虛幻,而面對競爭,我們即是競爭,而競爭本身即是具備侷限性的,即與誰爭?,不論與誰爭,侷限即是侷限,在侷限裏是無法感知完整的事實本身的,而擁有衝突的大腦亦是無法感知事實本身的,那麼如何呢?前40年,我們學習的也只是某種語言,某種表達這個世界的方式,僅此而已,把理念,思想,概念,方法論,觀點,立場等等,這些全都拋棄掉,還給大腦以“自由”,而唯有徹底“自由”的大腦,自由之身心,方能得到徹底的平靜,方能完整的感知事物,而這個完整的感知不是侷限的,而是無限的,所以,忘掉競爭,忘掉爲創新而創新,即是一切新的開始,而新的開始不是拿起了什麼而是放下了什麼,人生是有限的,是真的麼?爲什麼人生是有限的?這裏的侷限是什麼?我們又被什麼而侷限了呢?志向,我們深深念唸的某種結果,是它把我們困在虛幻的時間裏,因而體驗到了生命的有限,而恐懼與死亡同樣是時間的產物,所以,消除恐懼,穿越死亡,超脫時間虛幻的侷限,看到永恆,全然專注當下,即生愛與慈悲,而這個世界是有一種沒有矛盾衝突,沒有刻骨努力的生活方式的,所以,往後餘生,以自由之心,看到永恆,感知愛與慈悲,感知美好,表達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