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放下束縛》讀書筆記及練習 五

提起暴力 ,我們通常想起身體上的懲罰,還有就是感情上的虐待,也不能忽視。例如,責罵,冷淡,鼓勵,恐嚇 。我們如何在思想,行爲上防患於未然?

我們對於未成年人應該給予人性關懷,不打罵,不在情緒掌控着孩子。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營養的健康需求,看到他的脆弱,幫助他 。希望每個孩子都得到關懷與溫暖 。大人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真正溫暖,有愛的環境,不製造競爭環境,鼓勵和平與合作,互幫互助。不在情緒上控制孩子,教給孩子去識別,拒絕其他人的情緒控制,自己也不控制他人。引導孩子與他人真誠友好相處,引導他們良性互動 。

看到孩子的需求,對其幫助或理解。每個人都要承擔起拒絕暴力的責任 ,在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單位都要做到不施暴。讓每個孩子成長在自然的和平都沒有暴力的環境中 ,那麼這個世界的未來就是平和而安寧的,將來孩子們生活在利他的、分享的、互助的環境氛圍中,從此這個世界沒有暴力,沒有傷害,相信這是我們共同的期待和目標。

我們成年人要淨化媒體環境。對待特殊或異常特質的人,也儘可能多理解,寬容和關懷 ,而不是用打罵等暴力行爲去強化異常個性的特質。

歸根結底,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方式。從我做起。要想這個世界上減少暴力,我們自己先要關愛自己,不對自己施暴。接納理解別人,不對別人施暴。想到踢貓效應是一個連鎖反應 ,不良情緒會一個接一個的傳染 ,從自己這裏,先看見這種傷害,並且終止這種傷害。通過學習,我們看見了“暴力”,時刻警醒、覺察,再通過練習,真正的去終止暴力帶來的傷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