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之後

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裏,鮮少有人教過我們怎麼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更多的是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懸樑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蓋茨,都是成功的典範。即使是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頭地,如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洗雪恥,譬如哪個戰敗的國王看見蜘蛛如何結網,不屈不撓。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傷,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

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爲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

當你的修行開始,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給你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結實的擁抱。

可是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爲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