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

熊逸對《老子》好像有不一樣的看法,故在閱讀時候根據作者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思考和想法,一是因本人學識水平受限,能判斷的範圍可程度有限,二是在表達上因爲麻煩,所以沒有加速引用原始文獻部分,但皆有文獻可引用,三是有一部分只是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別人,所以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歡迎交流,歡迎提出改善。

1.其人。關於老子本人的疑問,我的想法很簡單,相隔年代太遠了,不論作者提到的三個人裏面誰是“老子”對於後人來講並無多大影響,“老子”只是一個人名,重要的是其書的價值。“鬼谷子”的著作本身就沒作者,但是這不影響縱橫家的學術地位和智慧,所以太糾結於人並不一定是好事,也許把三種可能放到一起思考,能夠得到更加廣闊的思想。

2.其書。老子並不是對“道”的最初提出者,他只是發展了這個理論,並引入了“德”理論,形成“道德”理論,對“道”的理解和引用各家都會有,而且在老子以前就有“道”的概念,這很容易考證。至於說到其書的結構或者是嚴謹程度,他不像現代科學的表述引用判斷論、邏輯推理等。這源於不同的思維方式,任何的邏輯推理都需要一個不變的前提,而道家所思考的確是變化的東西,用科學的標準去衡量哲學或者神學來提高科學的地位這種方式或許不太可取。就像用西方自由主義的標準來衡量社會主義。我覺得可對比,但不可用同一標準衡量。(當然老子這本書的結構確實不像《孫子兵法》《鬼谷子》等書一樣有嚴謹的結構和行文風格,更像是記錄某一位人說的話,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但大意應該不會太差。)

當然提到對“道”的理解和應用,借用一句話:“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對於作者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做者的理解是一個角度,但這種角度可能偏離了作者對“道”的理解。其實瞭解“道”的人只要書裏提到這個概念或者以這樣的思維出現都是能識別得出來是否是運用了這樣的理論,而並不一定非要道德經裏說的纔是“道”。《道德經》只不過是給人提供理解“道”理解這種思維方式和哲學的一個路徑或者方式,你同樣也可以通過學老子一樣自己去觀察自然的變化和發展,去尋找其中的規律。同樣對於“道”的運用,可以學老子、可以學鬼谷子、可以學韓非子、可以學孔子、可以學現代科學……等等都是可以,你還可以自己創做,這都是沒問題。術的變化可以是萬千,在歷史上應用的比較成功的案例是“醫學”“圍棋”“兵學”等。

3.君人南面之術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社會主義的人和真正研究馬克思哲學的人是不同的人,在某些時候是政治工具,在某些時候是精神與哲學。這取決於理解的角度。一個完整的哲學一定包括、自然、社會、個人。

4.政治主張“無爲”。有點過於片面的理解無爲的意思。老子主張的核心思想是“無爲無不爲”,“無爲”更像是一種招式,需要一定的前提,而這種前提是“道”,本身需要對“道”和爲什麼提出“無爲”這種思維進行思維模式的分析,在沒有理解“無”和“有”的變化關係是不能理解無爲的意義的。在精神層面和具體執行層面需要分開理解,執行層面的“無爲”不過是衆多策略的一種,而在思維層面的“無爲”是一種思考方式。

5.關於社會主張的“道可道”,先說“道可道,非常(恆)道”的問題,從道家對事物發展或者自然的演化來看,事物都是從無到有,在從有到萬千。我們人的思維剛開始是無,後來接觸多了慢慢就有了各種概念……之後變化萬千以致混亂無序。那麼這種變化就會存在“可道”的部分就是人各種不同的思維變化發展的過程,那“不可道”的部分則是這種背後的變化規律,每一個人都是一種變化,背後的變化規律基本一樣,但是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所以“道家”用了非常抽象的概念表達,用“道、一、二、三”表達。其實再簡單點講就是有形的能夠表達,無形的表達不了。就比如“愛”沒人能夠用言語一次表達出全部,但是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表達講清楚。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理解:

(1).借用蘇東坡的看法,如果看待事物都是以不變的角度來看,那麼萬千事物不可盡,但如果以變化的角度來看,那就簡單多了,因爲背後的規律都是一樣的。(一千年前一棵樹成長背後的規律和現在一棵樹成長背後的規律基本是一樣的,當然道家也會關注變化的一面)這也就是道家這種變化思維的精髓之處吧。

(2).有些東西說了也沒用,所以沒辦法說。日本交學徒是把徒弟帶在身邊學幾年,讓他在旁邊慢慢感受和體會,然後慢慢的就懂了。(佛家有類似典故)。就好像“愛”能不能說?能說,但是真正的愛是靠說的嗎?不是。(雖有詭辯嫌疑,但是有些東西還真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你得真正感受事物的變化及領悟變化的規律)

(3).語言的侷限,名與實的差異。這其實又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名”的問題,我說我有家有一頭黑驢,你說你家也有一頭黑驢,都是黑驢,但是肯定是不一樣的,事物皆同皆異語言並不能概括全貌,而且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概念有差異,所以往往需要有很大的侷限,關於這個的討論也很多,就不想展開了。

(4).就像尋找說的那時候人的理性沒達到能表達的這個層度。

……當然還會有很多種解釋,但就以“道”這種思維特徵總體理解而言:變化、抽象、可推演、的特徵導致越是層次越高越沒辦法用語言表達。但是都是相對的,“道”運用到具體的謀一領域的時候就可以說,因爲有了明確的範圍和界定。(比如醫學、兵學、縱橫、墨家、儒家……都是可以說。)

作者用到社會制度的時候,其實我是覺得他有點“道”“術”不分。所以辯論的意義不大,因爲從認知上就有了差異。再去講爲學日增、爲道日損、講無爲有爲,這個理解都不一樣就沒辦法講了,不過作者在分析“道”家的政治主張的時候道家的時候顯然是用現代政治思維去解讀的,從“用”的角度是有一定的道理,當然還要辯論下去就意義不大,因爲邏輯的起點不一樣、追求的結果也不一樣。

6.再論“有”和“無”,因爲作者從實際論有和無的作用,用了一個空心秤砣還有用嗎?的案例來佐證光點。一定非要從物的角度來進行論證,只要是論證就背離了辯證思維的思維方式,所謂有和無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像一張畫得留白,我們可以說留白部分是無,也可以說留白部分是白色。但作者一定非要用秤砣來辯證我感覺有點詭辯。(首先空心的秤砣還是秤砣嗎?或者是合格的秤砣?另外空心的秤砣就一定沒用嗎?空心就一定沒用嗎?比如可以根據空心的大小控制秤砣的變化,方便做其他事情。還有有些東西設計存在些不合理,本身就沒用,然後再來討論他的有用性,這是一種矛盾,如果按照作者的辯論,我覺得不是秤砣的空心沒用,而是空心秤砣就沒用,因爲這不合理,假設存在一定爭議)。

7.第八章的問題:

先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吧!沒想到作者洋洋灑灑寫了很多,在我理解很簡單,聖人判斷事物行事不以自己的標準爲標準,而是以“道”爲基礎,不要有過多的人爲干預,破有點唯物辯證的特點,(即客觀而不是主觀)。這跟法家的以發度爲基礎而不以自己的主觀爲基礎一樣。只不過“道”的層面更高級。就拿一個簡單的例子:“貧富”差距。借用老子的思想貧富是自然形成的,這是一種規律,這種差異是變化的,而且是永遠會有的,不要過多的人爲干預。哪怕有一些人是餓死了,同樣也不要干預,這是自然法則。那爲什麼不要干預的想法存在合理性?一是有可能實物不夠這麼多人喫,餓死一部分才能迴歸正常,如果去過度的開發會造成更大的破壞,長久以來也會破壞自然規則引來更大的麻煩。二是窮人喫不飽他們就會想着如何喫飽,這可能是社會分配製度或者某種規則的不合理,喫不飽的人多了開始反抗了就會產生新的適合的制度。三是富人的財富也是通過努力自己奮鬥形成的,窮人爲什麼自己不努力?當然還有很多種可以解釋,但沒必要,總的就一點,不是說不能人爲干預,而是從“道”的層面講應該是以這樣的認知或者價值觀來看待,至於“術”層面,如何去實現和解決問題這個是可變化萬千的,但是要以“道”爲基礎,脫離了根本一切都是白乾。輕易打破自然形成的規則,必定是會有人付出代價的。

然後關於後面幾部分的論述作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辦法把對立的兩個面放在一起思考,沒有陰陽相變的這樣思維,所以導致其分析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曾經有人就這個問題問過我:“白天就是白天,黑夜就是黑夜”如何相生?這就是典型的對立思維。用“道”的思維來理解白天和黑夜合在一起纔是一天,而在一天中有有一個至白,一個至黑,中間是圍繞兩個極點不斷地變化,而週而復始。中間不同的變量產生了四季二十四節氣……等等。而這些都是從一衍變而來。理解“道”的一個最基礎的是要能夠把兩個對立的東西,即兩個極(陰陽)放在一起思考。這需要一定的推演和思考能力,當然還會有主客體等其它哲學問題。

還有一點作者不是很清楚的去區分“道”與“術”的關係,而且在講老子運用儒家的東西論證,可能存在一定合理性,因爲兩家對於“聖人”和“德”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不是同一個概念。

8.關於老子思想的問題:

柔弱勝剛強,作者引用了相反的案例石頭和雞蛋來舉例說明剛強盛柔弱,從而批判了老子的柔弱勝剛強的思想。那是不是老子的柔弱勝剛強的思想是不成立或者這種主張有問題呢?

在我看來《道德經》所有“德”的部分都要辯證的看待,而且不能與“道”部分相混淆,因爲“德”部分是一種思想的主張,當主張以強勝柔弱或者以弱勝強的主張都是沒問題,在於爲什麼要提出這樣的思想和前提是什麼。

實際上作者還真提出了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能以剛克柔,爲什麼還要講以柔克剛?主張柔弱?

我覺得比較合理的理解是:陰陽講究相生相剋,然後有一天弟子問老子如何以柔克剛,老子就給出具體的回答,那爲什麼主張柔弱,其原因在於老子的追求不爭是有很大關係,因爲追求以剛克柔很大程度上違背了不爭,柔弱才能避開紛爭,對於道家不追求名利的人來說,沒必要陷入永無止境的競爭中。

當然如果是按照爭(取勝)那麼顯然應該是按照《孫子兵法》的思路,應該像水一樣,不斷地變化,善於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或以剛克柔以強勝弱,陰陽平衡纔對。所以老子取了柔弱顯然是與他返璞歸真、遠離世事有一定關係。

當然這只是一種理解,像作者所說在邏輯的表達上可能存在一定欠缺,這裏面的原因是缺乏了大前提,就是在什麼前提下提出了這樣的思想我們不得而知,但只能去揣摩他的合理性或者意義。

關於“正言若反”,大智若愚,大音希聲……等概念,作者提出了:“最胖的胖子好像沒有肥肉,最富的富人好像沒有財富,最大的颱風好像沒有颱風……”從邏輯上講好像還真講不通。總不能說是最大的颱風就像沒颱風?那麼如何理解?先看老子詞的作用,後者都是對前者一些特徵的描述,也就是描述什麼樣纔算有“德”,大的智慧的特點就像沒有智慧(像愚蠢的)最大的聲音特點是希……講的是事物的特徵或者“德”,而不是邏輯關係。如果按照作者的舉例的邏輯關係理解,是後件對前件的肯定,那麼也是違反了“名可名非常名”的邏輯出發點,因爲按照老子的思維方式,他不會輕易去定義一個固定的次,而更多的是表達都包含着變化。因爲沒辦法定義什麼是智慧、什麼是大音……同樣也沒辦法定義什麼是胖子、什麼是大的颱風……還有一點在邏輯思維下很難理解好就是壞,壞就是好這樣的思維。但是在辯證思維下(陰陽)是可以的。

當然以上是不是我的詭辯或者是理解有誤這個難說,但是我的思辨能力和水平只能辯到這。

關於:“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句話其實解讀了道家認識世界的基礎,通過觀察人、地、天、自然的變化而觀察其特點(古代人喜歡觀物取像,這是最早認知事物的方法,現代科學喜歡用量化統計等方法認知事物的規律,這個後面再講),觀察其“道”的層面,同時也觀察事物的變化其特徵並引用到人,這句話其實也有多種解讀,一種是:人應該向地學習,地應該像天學習……。另外一種是人應該順應地的法則、地應該順應天的法則、天應該順應自然法則。先說前面一種,人觀察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總結其形成的特徵並學習引用。後一種人應當順應地法則、地應該順應天法則……不論哪種解釋應該都算合理,都是解釋了這四種觀察對象的關係。不過作者好像並不買賬,以邏輯的問題太反駁,說實話我還真沒想到道德經還可以像作者一樣思考,在我看來這就是簡單的解釋的事物關係,沒必要去過度解讀。

9.把“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這一章解讀成老子的辯證法,顯然不是很合理,因爲這一章如果從大的框架上講應該是在講“德”的問題,或者是在老子思想下的取勝問題,重在對以柔弱取勝的問題,是主張柔弱主張下的取勝方法,實在不適宜提升到“道”的層面來解讀。

當然作者認爲《道德經》是寫給政治家的,不是寫給普通人的,在前面君人南面之術已經說過了。

10.關於迴歸嬰兒問題,這章是我最不認同作者觀點的一章,出發點就不對,老子所主張返璞歸真,迴歸嬰兒狀態,不是身體上的迴歸,是精神狀態上的迴歸。

道家的思維有三個特點:1.以“道”而不以人主觀精神,最高的境界是“道”即同天合道,在哲學上講本元內化的問題,就是你的精神世界的認知應該統一物質世界,以客觀世界爲基礎,這符合馬克思的物質決定意識。追求的是物質與精神世界的統一。那麼就會存在一個問題,世界是什麼樣的,如何變化成現在這樣,“道”是解釋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變化的。2.人的精神世界發展與道“道”的發展是一樣的從無到有……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也就是說人的思維是從一變成萬千的。可以思考個問題,即我們的認知和精神世界是如何形成的。3.“道”的層面和術的層面一定要弄清楚。

弄清楚了上面問題以後,再回答爲什麼要返璞歸真:1.即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統一。2.嬰兒的世界是最簡單也是最初始的,清淨自然無爲,是人最好的狀態,隨着慢慢變化發展人精神世界就變得物化了,人受束縛於這些東西,所以應該去除或者整理。3.對精神有至高精神的人必定是看破世事,不喜歡被名利束縛(慾望)在精神上有特殊需求,最終求得內心或者精神上的安寧或者歸宿。以物質文化的角度看道德經的肯定是不在一個層面的。4.迴歸本元。(本元是哲學概念)迴歸本元即能抓住事物的關鍵。

可以有很多種解讀,各家先秦著作皆有如何調整自己的認知和精神世界的理論,以修煉自己的精神世界後能力。就跟心理學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一樣,只不過心理學可能追求的是健全的人格或者是幸福等等。思路基本相同,切入點和方法不同而已。相對於其它而言,我更喜歡“道”家和鬼谷最終追求的境界,每追求自然無爲,外追求順其自自然,觀世如觀溪中流水,知它奔流任它奔流……

11.萬物之母,簡單講就是世界的本元是“道”,對世界本元的的推演就目前而言也有很多種,但都沒有定論,因爲沒人能證明。比如世界的本元是“上帝”、“原子”、“宇宙大爆炸”“水”“五行”等等。即是最開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在道體系下本元就是道,對道的解釋就是混沌和虛無等一些描述。所以作者的論斷基本偏離了,沒啥價值。

就“道”而言,基本能回答世界最開始是什麼樣的,如何變化的,人應該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如何處理自己的的精神世界,用什麼樣的方法觀察自然觀察什麼應該就能夠從書中讀點有用的東西,能夠觀察客觀世界。如果能將“道”推演或者解釋世界,同時以道爲用發展到“術”層面,那就更厲害了。

就本書而言,我都沒想到還有這樣讀道德經的,就像不知道上帝的人去讀《聖經》,不知道釋迦摩尼的人去讀《佛》,而且大多都是斷章取義。好的地方怎麼不拿出來說?作者比較博學,就是思維有點亂又沒有達到真正的相通。當然也會引起一些新的思考。

最後說說《道德經》這本書的內容結構,在我看來應該不是老子所寫,大部分人認爲老子是周朝的圖書館官長,如果寫出這樣沒有結構和邏輯的書,應該坐不了這個位置。同時期的作品都非常出色,而且思維也非常嚴謹,這本書或由問答而成,或由收錄而成,或由後帶學生而成,但要說老子寫的,沒什麼說服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