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歷就談不上經驗。

我走過了自己開發產品,通過有創意的產品去開拓市場的路,也只有自己經歷過才體會到自己開發產品所需要的資源條件!

首先我對自己開發被市場接受的產品還是很有信心的,

最早的“一個人的湯”,

和後面研發的

“唐人煮茶”

“羅布麻蜂蜜”

“蜜制人蔘”

“保溫杯專用養生茶”

這些都受到了渠道商的認可,問題出在,第一款產品“一個人的湯”進入了,中糧,中石化,珠江電視臺,廣西電視臺,杭州電視臺,中郵,尋良品等的網絡商城,但是沒有多少銷量。

銷量最好的中糧集團,也是因爲他們聘請浙江專業的團隊在運作,通過內部資源的投入來拉動銷售,他們最早做會銷的客羣體系,最早做會員制,直播帶貨,公衆號,小程序,朋友圈,微信羣,幾乎他們運用上了當時最有效的方法。

對於這樣的大平臺,他們是有業績要求的,成千上萬的產品等着他們挑選,轉化率不高的產品,要麼你付費推廣,要麼就下架。我們的產品上架了兩年,剛開始銷量還可以,新鮮感過了就一直都是往下走的,復購率不高。後續的新產品,在研發階段已經和他們選品部門溝通了,非常感興趣,產品上市就可以直接上他們的商城。

但是,其它渠道都是有背景,但是沒運營能力,也讓我明白,沒有好的渠道,和運營能力,生產出來再好的產品,都會成爲庫存。畢竟開發一款產品也要十幾二十萬的投入。

我認爲的新奇特的產品,並非是用戶認爲的好產品。

主流的電商平臺,特別是拼多多,是前兩年的風口,我也看到了,但是食品類的,又是大衆類產品,那是需要靠錢燒出來的,有個老鄉想合作,我就圍繞他的需求做出來一款“三清茶”主打性價比,結果呢?前期的刷單沒起色,說最少要兩百萬的投入才能出效果!

後來總結,食品類客單價低,利潤也能有三十到五十個點,所以總的利潤不高,就需要大的流量來轉化,把總銷量做高,這樣纔有費用支撐運營成本。現在把流量做大,又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需要大資金的投入。

做拼多多月入六七萬的朋友,也給我分析了實情,他們只敢選三級以下的類目,做了很多個品,只有拖把布做成功了,而且是全程開車來燒。後來又嘗試了其它品,都沒有起色,他最後總結到,你選品不對,就沒有做成的可能。

一提到我們湯料和花茶類,他直接說,可以做呀,每樣先開二十家店來開車,還有一線可能。意思就是說,這種大品類,是需要很多很多資金來燒的,並且這個賽道的參與者都是大的玩家,光有錢還是不夠的,你選擇了這個品,實際上也就選擇了什麼樣的對手。

我也嘗試了推廣高客單價的“痛風茶”,零售價498元,供貨價249元,五十個點的利潤,給客人試用的反饋,效果不理想,這樣就很難讓客戶買單。

彷彿又走向了一個死循環,高客單價,高利潤的產品,效果不穩定,沒有信任基礎,很難銷售出去。常規低客單價產品,容易成交,但是復購率不高,總利潤率低,流量需求大,難以維持運營。

通過知識分享,吸引熱愛養生的人羣,這是一條輕資產的路子,但是缺少資質背書,自己不是醫生或醫療機構從業者,很多關鍵詞是會被平臺屏蔽的。在微信朋友圈發發是可以的,這種封閉的體系又沒有多少效果,最熱門的抖音,連發一些煲湯類的視頻,都會被打標註,限制流量,甚至屏蔽內容。

更重要的,像抖音這種公域流量平臺,實際上是一個流量分發平臺,通俗點講就是個廣告平臺,發出作品是需要付費推廣才能傳播出去的。這時候沒有高利潤的產品轉化,是很難形成正向現金流的,否則就很難堅持下去。另外一點,同樣的面臨選品的問題,大衆賽道的一定需要大成本投入。

我現在的湯料商城還在運營,主要渠道靠朋友圈,代理商沒招到幾個,關鍵別人也不是全力在推廣。就像朋友說的,湯料這種生意,花着董事長的心,卻賺着打零工的錢。並且還不是必需品,復購率又不高。進入也沒有門檻,誰都可以做。

抖音拍了二十多條,理解了抖音的運作思路,也發現了問題。

抖音如果要做好,

第一,短視頻不是重點,持續的拍,肯定能拍出一到兩條受用戶喜歡的作品,關鍵是堅持去拍。

第二,有了這條轉化率高的作品,就可以付費去重點推廣,所以有資金,就有粉絲,就有流量。什麼時候投入,什麼時候就有。如果光靠短視頻內容,不花錢去推廣,那失去的就是時間,一條視頻也就漲兩三個粉,等到爆款視頻,那就是做情懷而不是做生意了。

第三,直播轉化是重點,需要能喫苦,愛學習的主播。直接花錢請,不是不可以,八千到一萬的工資能付得起嗎?有些花了錢還沒能力的,這種試錯成本也是要自己承擔的。遇到好的主播,培養好了,留不留得住也很難說,完全沒保障。

也想過自己做賬號,然後和願意做直播的寶媽合作,通過多個寶媽賬號來做矩陣,先不說效果,這裏面的溝通和管理成本太高,需要時間去沉澱篩選,最後會發現培養了一個同行。

第四,不是有粉絲,直播間就有人的,需要燒錢引流,需要刷單給平臺做業績,需要福利款來虧錢做人氣。這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的點,如果賣貨的現金流不能爲正,誰能堅持?

第五,產品風險,全是藥食同源的產品,效果是個問題。一些有特色的產品又出現違規的風險,自己上傳產品,風險就要自己擔,雖然只多賺二十個點,但是庫存壓力,物流壓力,資金壓力就全在自己。如果給同行帶貨,利潤少了二十個點,那麼二十多個點的利潤,我爲什麼要做湯料這個品?直接帶受平臺歡迎的品類不香嗎?

第六,總體來看抖音直播帶貨這個生意,是靠資金推動的生意,資金不持續投入,或者平臺人氣不高了,或者同類競品多了,或者投入產出不成比例時,多時的積累也就不存在了。這還是在一切都順利,並且有充足的資金投入的情況下。

現在來說說涼茶這個生意,東莞最有名的是杏林春,廣東最有名的是黃振龍,因爲他連鎖最多。全國最有名的是王老吉或加多寶,但是在老百姓的認知裏,它已經不是涼茶而是飲料。

涼茶是嶺南氣候的產物,喝涼茶的習慣主要保留在兩廣地區,主要解決一些身體方面的小毛病,比如熱氣,上火,喉嚨痛,感冒,牙齦發炎等。

以前的涼茶鋪,就像現在滿街的藥店一樣,有上火情況就在路邊買上一杯喝,吃了熱氣的食物,就算身體還沒有變化,也都會提前買上一杯喝,這樣就知道不會上火了。是不是和中醫的治未病有點像?

現在的涼茶鋪沒有以前那麼多了,這背後是有原因的。

一,當然是需求少了,也就是願意喝涼茶的人少了。這方面我自己就遇到過,免費給本地的中年女性喝涼茶,當時在藥店門口做活動,用免費的涼茶來招待附近的住戶。當這些本地的阿姨一聽是涼茶,就不敢喝了,說如果是羅漢茶或花茶還敢喝。她們普遍認爲涼茶太寒了,不敢喝。

也許也是好事,在他們的認知裏,身體沒有熱氣或是沒有喫熱氣的食物,就沒有必要喝涼茶。現在城市人的普遍問題是脾胃虛弱,造成體內溼氣重,又天天吹空調,所以更加怕寒性的食物。

新莞人,也就是外地人佔比多,在一個片區居住的人羣當中,外地人還是佔了大多數。在北方人的認知裏,苦苦的涼茶實際上就是中藥湯,喝完還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還不如直接去藥店買下火的西藥來的直接。

二,喝涼茶的人羣發生了變化。以前物質匱乏,沒有滿街的奶茶店,糖水店,和滿超市的各種飲料。現在的年青人更加愛冰,甜,酸,口感刺激的飲料,有點熱氣更願意喝冰的飲料,如果再嚴重點就去藥店買些藥喫。老年人多的是時間,現在還保留在家煲涼茶的習慣,但是沒有針對性,只是憑經驗煲的一些清熱解毒類的。中年人,有健康意識,又沒有時間自己煲,這是喝涼茶的主要人羣。

三,涼茶的效果不大。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相信中醫相信涼茶,但是喝了之後沒有什麼感覺,有時自己有些熱氣,口氣比較大,不喝涼茶也就好了。上火這種小問題,除非剛好身邊有賣涼茶的,要讓我單獨跑去買杯涼茶,真的感覺沒必要。當然也不會去買王老吉喝,因爲王老吉沒有一點用,根本不能解決上火問題。

四,涼茶生意沒有奶茶生意賺錢。現在逛街的人少了,也就是店面自然流量的客人數量在減少,喝涼茶的人少了,那麼客人就更加少,奶茶不同,人人都可以喝,生意會好做很多。

雖然奶茶店數量多,一條街幾家在競爭,但是潛在需求量大,人們就願意投入時間去研發新口味,提高產品品質,優化店面環境。

涼茶當天賣不完保存是個問題,最多賣兩天。如果還賣不掉,就只有倒掉了。但是在煮的時候還不能一杯一杯煮,你不知道下一個客人需要喝那種涼茶,煮少了怕客人等不及,煮多了又擔心賣不掉。

奶茶不同,現做,根本沒有庫存,原料保質期都很長,裏面的水果茶,用料也不多,不用成批的去進貨,庫存成本沒有。

奶茶更容易交付,售出沒有售後問題。涼茶雖然也沒有售後問題,但是有效果負擔。喝了涼茶沒有明顯的效果,也許這個客戶就再也不上門了。奶茶不好喝,用戶會說這個口味我不喜歡,明天換個口味試試。

涼茶怎麼樣能做好?關注下一篇系列文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