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寫作中自己觀點表達的度

將作者本人的觀點和態度灌輸給讀者,是非虛構寫作中的大忌。但對於寫作而言,絕對的客觀是不可能的,設計結構,安排材料乃至遣詞造句,都帶有主觀成分。正因如此,在非虛構寫作中,才更應該有意識地接近客觀。這是作爲記者的責任和倫理。

充分採訪,但置身事外。切記,採訪中得到的可能是事實,但不一定是真相。先入爲主和以態度取人非常容易犯的錯誤,在採訪及後期整理材料時,一定要儘量將自己抽離出來,全面判斷。在採訪時,無論自身對採訪對象的感受(同情、厭惡、恐懼……)如何,儘量不爲之影響。一個專業的記者表現出來的應該只有開放的、願意接受信息和理解對方的態度,而不該有任何立場上的傾向,以免影響採訪對象。

信息平衡、信源多樣。所謂兼聽則明,平衡的報道,應該涵括一個現象中的若干層面,一個事件中所持不同立場的當事人,或是對一個人物的多角度解讀。國內某媒體對信源的要求是每一千字一個信源(周邊人物及輔助材料均可算作信源),我認爲基本合理。

對信源,不僅有數量上的要求,應該還要求多樣化。譬如一篇六千字左右的人物稿,在採訪本人之外,還應該至少進行四名以上的周邊人物採訪,且不可同質。而事件類報道則必須進行不同立場、不同利益方的採訪。

認真做事實覈查。《紐約客》的事實覈查部門多達十幾到二十人,細節到每一句對話,都會由專人負責覈查到相關人士。達不到這樣的力度,起碼應該做到:採訪錄音保留;直接引語和材料引用有據可查;不同立場的事實敘述交叉印證;對於相悖的描述,提供利益不相關的第三方印證。

敘述尊重事實,杜絕臆想和誘導。稍微懂一點電影理論的人都知道“庫裏肖夫效應”——也就是相同的畫面,不同的剪輯組合,會給觀衆不同的感受。寫作者安排材料,就相當於剪輯。非虛構寫作者的作品基於事實,來源於採訪和資料收集,以邏輯整合,核心是真實。這裏的邏輯,是現實的邏輯,即真實的前因後果,絕非文學邏輯和藝術邏輯,絕不可爲了行文效果而篡改事實、誇張和臆測。

行文準確、冷靜。寫作者的遣詞造句,哪怕每一個標點的使用,都帶着主觀成分,所以在非虛構寫作中,應有意識地摒棄抒情和煽動性描述。這一點,在細節描述上尤爲重要,如,“他迫不及待地奔過去”,就不如“他快步奔去”更爲合適,除非採訪對象確實表達了他當時的“迫不及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