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

      成都,幸福感十足的城市。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行。大運會主場館上面就有“太陽神鳥”的圖案,“太陽神鳥”金飾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今天我來到了其所在地——金沙遺址博物館。


      終於看到太陽神鳥了!2001年2月25日太陽神鳥在成都金沙遺址重見天日,十二道光芒象徵光明、生命和永恆,四隻神鳥代表自由團結,圓形有圓融和諧包容之意。厚度僅爲0.02釐米,含金量卻高達94.2%,距今三千多年,大概處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是哲學,宗教,藝術想象力和工藝技術的完美結合,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蜀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


      古蜀人源自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公元前五世紀前後向東南遷居。他們在成都平原興建了規模宏大的早期城市,在城市周圍進行農業耕作。我們猜想,大概他們祈福祭祀用了很多的象牙、金器、玉器、陶器。金器中還有兩件,讓人印象深刻。其一是金冠帶,呈圓環形。可能是當時古國古族至高王權與族權的體現與代表,更有學者認爲這個圖案可與古蜀國傳說中的“魚鳧”王朝相聯繫。帶表面紋飾由四組相同圖案構成,每組圖案分別有一魚、一箭、一鳥和一圓圈。其二是金面具。面部呈方形,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長方形耳,耳垂穿孔。估計也是祭祀時所戴面具。


還看到了許多的玉石與打磨之後的玉器。不禁想到了: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我們的先人與大自然和諧統一,在日復一日中好好地生活。我們可以想象,古蜀人梳高高的椎形髮髻,袖口窄小,在三足陶器裏烹肉煮食,用瓶形陶杯裝盛酒漿,將海貝作爲法定貨幣進行買賣。三千年,時光飛逝。再有三十、三百、三千年,地球又是怎樣的呢?



      博物館,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靈魂客廳”,體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深藏的底蘊,讓我們看到過去,展望未來。金沙遺址的問世,再次揭開古蜀王國神奇的面紗。考古學家分析金沙遺址極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後在成都平原興起的又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古蜀國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的都邑所在。


      三千年前的的輝煌文明呈現在我們眼前,以史爲鏡可以知更替,更讓人深知自己一生的短暫和渺小。漫步在蓉城,聽着輕快的鳥鳴,循着先人的腳步,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我們不忘初心,執着前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