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的活動(第一天)

作業:以《蚊子和獅子》板塊式教學爲例,說一說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的活動。

餘老師板塊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課文朗讀。
一讀,請同學們用講故事的語調朗讀課文;二讀,用朗讀表現故事的層次;三讀,嘗試讀出故事的起伏波瀾。

活動二:故事複述。
請每一位同學獨立思考,用心習練,突現“語氣”,流暢生動地複述故事。
活動三:語言品析。
請同學們運用評點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分析某處語言的表現力;嘗試品味最有表現力的一個詞。
活動四:寓意探析。
從下面寫作要求中自由選擇一項,進行課堂寫作,點示這則寓言的寓意:①寫一個較長的句子,要求用上“優勢”與“劣勢”兩個詞。②寫一小段話,要求用上“偶然”和“必然”兩個詞。

我的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怎樣判斷一節課是在鑽研、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後使用教材呢?就是看能不能在課堂上通過活動訓練學生讀寫的能力,看活動中有沒有利用好課文中豐富的資源。活動一和活動二就是利用課文資源進行語言表達和概括能力的訓練。活動三是語言品析和思維的訓練,活動四則是寫作的訓練和價值情感的薰陶。

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被餘老師提煉出這麼多教學資源。每個活動都是在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集體訓練。

如活動一課文朗讀。設計了三個閱讀層次:讀出文章的故事性,讀出文章的層次,讀出文章的波瀾。第一步就是在講故事的語調中讓學生知道文章的體裁和大概內容,第二步在讀中分出文章的層次,也可以讓學生讀出敘述和議論兩種表達方式。第三步讀出波瀾,其實就是讀出故事的陡轉效果和人物的性格特徵。

活動二其實是在活動一基礎上的深化。不過這個活動更側重記憶的訓練,以及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構建。

活動三品析語言就是訓練學生對詞語意義和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表現力。學生一開始不一定能找出來,老師這個時候的引導,如寓言的說理性和陡轉性,學生就會找出“不料”這個特別有戲劇性的詞。

活動四寓意探析我認爲設計最巧妙。不僅可以讓學生用其他的語言表達寓意,又不回離題太遠。

今日再次被餘老師的課堂潤澤,也再一次感覺自己是語文天地一蜉蝣——得珍惜每一次開眼的機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