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件小事(9)

當我開始想怎麼寫出一篇有內涵的文章時,發現自己不會寫了,一個開頭反反覆覆寫了好多遍都不滿意,也不知道整體的謀篇佈局要怎麼進行。

寫作是一件很艱辛的事情,尤其是認真去寫的時候,總會發現很多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問題,也許這就是關鍵,初學者的必經之路。

嚴格說來,我已經寫了很久了,說這樣的話實在很羞愧,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文章是以怎樣的心情寫出來的,花了多少時間寫出來的,心裏面的真實感受是什麼,反正這其中的過程,沒有幾次是滿意的,所以,即使寫了很多,也覺得不過是在假裝努力而已。


而一個假裝睡着的人,只有自己才能叫醒自己,昨天高喊着一定不要爲了日更而日更,今天依然以潦草的態度去完成,質量和內涵又被拋到了九霄雲外,依然無法擺脫那種已成習慣的碼字狀態。

我看起來是個很平靜的人,但其實平靜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顆躁動不安的心,無論做什麼事,都很難靜下心來完全投入進去,哪怕是很感興趣的事,也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大部分時候是手裏做着一件事,心裏想着另一件事,因爲精力被分散,所以一件事也做不好。

這種狀況甚至在考場那麼嚴肅的氛圍裏也會出現,我會邊答題邊想其他事,然後某個瞬間大腦突然一個激靈反應過來這是在考試,又趕快提醒自己集中精力。

也可能因爲這個原因,我總是會忘記很多事,忘記看過的書,忘記看過的電視劇、電影,忘記曾經說過的話,忘記以前背得很熟的知識點,反正大腦好像一張被格式化的硬盤,什麼都不剩了。

中學的時候,曾在生物課本上學到,人的記憶力會隨着青春期的逝去而消退,年紀越大記憶力退化得越嚴重。

那個時候我覺得這個現象對我來說不是很準確,因爲我還沒過完青春期記憶力就開始衰退了,特別是快到期末考的時候,明明背了很多遍的知識點,總是合上書就忘記,那個時候我以爲大家都差不多,我記不住的東西,大家也記不住。

但實際上並不是,我的後桌是個學霸,但我覺得他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在學習上,只是聽聽課、寫寫作業就能考第一,而他之所以能這麼高效,完全是因爲他在學習的時候很專注,並且邏輯很嚴謹,因爲喫得透,所以記得牢。

而我,總是不能把聽到、看到的知識有序地編碼存在大腦裏,所以聽過看過也留不下很深的印象,可能是一直以來接受信息的習慣,也可能是更深奧的一些原因,導致我很難接受新的東西,也很難記住新的東西。

也許,歸根結底,還是不夠專注,精力不夠集中。


很難準確去描述靜不下心來去做任何事是一種什麼感受,明明也沒有着急的事情,但就是隻要一開始做一件事就想着趕快結束,只要結束了可以什麼都不做了,躁動不安的心纔會平靜下來。

換句話說,就是隻有不做事的時候才平靜,一做事就不平靜,怎麼看都想是在偷懶,這可能也是我提不起興趣做任何事的主要原因,別無其他,就是因爲想偷懶。

認清了這個真相後,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麼我碼字能夠碼得很快了,因爲浮躁的心理讓我想快點結束這件事,所以重點就放在了怎麼去完成,而不是怎麼提高質量了。

由此我想到一個解決辦法,就是不再以寫完作爲標準,而是以寫多長時間作爲標準,比如,通常在一個小時內就能寫完,現在就規定必須寫兩個小時,寫不夠兩個小時不準關閉文檔。

如果依然在一個小時裏寫完,那麼就用剩下的一個小時來修改、增加、刪除、調整佈局,梳理邏輯,總之時間不到不準結束,這個方法或許可以克服浮躁的心理。

反正很多問題,只能嘗試着去解決,希望這個方案,能夠改掉存在的問題,爭取新的突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