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天下”概念

當遇到洪水滔天時,西方講的是“諾亞方舟”,而我們講的是“大禹治水”或精衛填海”。究其根源,應是流傳了數千年的“天下”概念和思想。

關於“天下”一詞,百度如是說:漢文化圈對宇宙的專有概念。字義上的意思爲“普天之下”,沒有地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過,也有不同的用法,用來形容某一種地理概念。天下。是語境可以不斷擴展的詞。天下之概念,伴隨一定的秩序原理,就像自己的慾望廣闊無邊的宇宙觀。

我們的“天下”概念,最早成熟於西周,蜿蜒流傳數千年,直到清滅,爲現代“國家“概念所取代。

中學課本中有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來源於一個具體的語境,即西周分封制。既然由“天下共主”的周王將自己的天下進行分封,對於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羣,雖不強迫他們服從自己,但要求他們承認自己的合法地位。爲什麼會這樣呢?當時列國割劇,周王朝既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大的,只因提出了“天下”的概念,被大家認同,進而尊爲“王”。周王朝自知家底薄,無力一統天下,只好是接受這樣的現實,並把孩子們分封到各地,以地爲姓,王室一脈發展緩慢。這現實持續八百餘年,直到秦滅六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天下。

直到清末,被稱作“前現代國家”時,”天下”概念仍佔據統治地位。當清朝與英國籤屬租借香港條約時,飽讀詩書的大臣們認爲,皇帝爲天子,將彈丸之地賞賜於人並無不妥,反而是英國王名字與清皇帝名字在條約上併到出現,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唐代魏徵,是把“天下”概念運用自如的一個典型。魏徵敢於直諫,且屢屢成功,均源自對“天下”的堅守。這一點,在魏徵年輕時就已顯現。魏徵早年在道觀當道士,救了被官兵追殺的起義將領竇建德。竇建德說:”你把我交出去,可以得到一大筆封賞,甚至還可以謀個一官半職。”魏徵道:“我怎能去做那出賣義士,背叛黎庶,不仁不義之事呢?”聽鑼聽聲,聽話聽音。魏徵的話,讓竇建德聽到的是“我救你不是爲你,而是爲天下黎民百姓”。一句話,把救人的理由上升到理想信念的高度,表明了自己的志向,還把兩個人的追求擺在了一起,竇建德由不得不感動,由不得不安心,爲兩個有共同抱負的人,日後一起共事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而魏徵讓天下”概念大放異彩,則是輔佐李世民成就“貞觀之治”。魏徵先後提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民爲重,君爲輕,社稷次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概念。據《貞觀政要》記載,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應是空前絕後了。對這場曠日時久的絕世對決,李世民這麼說:“人言魏徵舉止疏慢,我視之更覺嫵媚,正爲此耳。”魏徵這麼說:“陛下導臣使言,故臣得盡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數犯顏色乎?”翻譯一下就是,李世民說:"有意見你提呀提呀,我就是喜歡聽,越刺耳我聽着越動聽。"魏徵說:"你既然喜歡,於國於民於天下又有利,我何樂而不爲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