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只发生在获得满足之后

一家人吃瓜子,我、老公以及女儿都给儿子剥瓜子壳。儿子吃得很快也很开心,一边吃还时不时高兴地跳脚,嘴里发出兴奋的喊叫声。每次我剥的不够他吃的时候,老公就叫儿子过去吃他剥的。吃完又来我这边。

忽然想起儿子除了葡萄以外,他都愿意分享给别人。于是我想试试他会不会分享有限的瓜子仁。

我对他说:“宝宝,给妈妈吃一个,啊。”

只见儿子捏着一粒瓜子仁放入我嘴里。我高兴得连忙夸他亲他。

我建议老公也试试,老公说:“他只愿意分享给妈妈,不一定会愿意分享给爸爸。”

我说:“不会的。”

老公对儿子说:“儿子,来,给爸爸吃一个,啊。”

不出我所料,儿子捏了一粒瓜子仁塞进他爸爸嘴里。

我又让女儿试试,结果还是一样。

在我看来,相对于葡萄,瓜子仁的数量足够多,而且他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在他的脑海里不会形成“给了你,我就没有了”这样的想法,故而他会分享给我们。但是葡萄不一样,葡萄一粒一粒数量看上去比较少,一口一个,吃一个少一个,他自己都没吃过瘾,所以不会分享给别人。

我认为延迟满足这样的事情,跟主动分享一样,只有当孩子已经获得满足的时候才会发生。如果此前孩子一直处于匮乏状态,延迟满足就无从说起。

让孩子愿意分享之前,必须先满足孩子,而不是对孩子实施匮乏感教育的同时强迫孩子分享。

当我们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孔融让梨、孝顺父母,却忽视他的需求时,孩子就会处于“匮乏感”的状态。

心理学家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里提到,当孩子感觉到外界对他不那么友好的时候,他就会退回自己的内心,在内心营造一个理想世界。

施琪嘉指出,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其内在小孩会朝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特别糟糕的和特别安静的。

特别糟糕的内在小孩经常会生病、哭泣、脾气不好,让人觉得特别麻烦,特别不可爱。

特别安静的内在小孩会越来越多退回到自我世界,不愿社交,不愿有眼神接触。他们很乖,极少展现出探索的欲望。

想要让孩子的内在小孩健康成长,就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接纳和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