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往事5

接上回。

在老家住了几个月,晓珍的身体确实好了很多,每天不是跟爷爷就是跟奶奶,我当了撒手掌柜。

白天我就猫在房间里学习,为了考黑马,不断的Coding,整天都沉浸在程序中,晓珍要么去六婆家玩,要么跟奶奶或她妈妈去菜园了。

我们家每天都煮一大锅粥,可是她都不吃,但是到了六婆家,吃白粥都是香的。六婶逗她:“你每天来我家吃粥,把我家米都吃完了,快去拿你家的米来赔。”

她这小机灵则说:“我家没有米,我爸爸不种田。”大伙都被她逗笑了。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小孩的,天真和无邪。

春节过完后,2014年2月17日,那天,天很冷,我一个人坐车到广州学习,因为我要报考黑马程序员,我要完成多年前的一个梦想,所以才不得不抛妻弃女一个人去广州。

丹丹也跟着十二姐去了中山,把晓珍丢在家里,让爷爷奶奶带。怕她舍不得我们离开,也不想让她知道我们离开,所以我们都是在她睡着或不在家时候出门。平时我也哄她,我跟她说:“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去外面打工赚钱,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

她天真的笑脸听到给她买好吃的,满口答应:“好的好的,那你们要常回来看我哦。”虽然发音还不标准,但是正是这样的语气让我们更加不舍得离开她。

而后的日子,我和丹丹在广东,只能经常打电话回去跟她聊聊天。她已经学会了老家的很多话了,丹丹跟她说普通话,我则跟她说老家话,但是她也能轻松应付。

国庆放假时,我和丹丹从广东回去看她,丹丹给她买了很多漂亮衣服,我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此时她已经两岁多了,看到我们回来,她居然有一些害怕。

平时也只是电话交流,真见到我们时,她还是觉得生疏,刚开始见到我们提着东西进家门时,甚至还不敢靠近,我都怀疑她是不是亲生的了。在奶奶的带领下,她才敢慢慢跟我们说话。第二第三天之后,才跟我们混熟了。

给她买的衣服,她非常得意,穿出去之后,逢人就说:“这是妈妈给媔买的漂亮衣服,从广东买回来的。”看她那个得瑟的样子,就怕人家不知道她有新衣服穿似的。

给她买的自行车,她也非常喜欢,有事没事就在院子里骑自行车,兜圈子。有一次骑着骑着就掉到水沟里了,车翻了,吓得她在那里哇哇哭,一边喊:“妈妈……妈妈。”

在老家跟爷爷奶奶呆久了,说的话也都是家乡话,在我们那里,一般叫小孩子都叫:媔(也就是小孩,可爱的意思)。

叫久了,她也自认为自己叫媔了。还动不动就自称:这个是媔的(这个是我的),这个是媔的。

有一次准备吃饭了,八姐夫在砍鸡,砍到鸡腿时就问她:“媔啊,吃鸡腿吗?给你留一只大鸡腿哦?”

没想到她看到那只大鸡腿就说:“哼,你不知道媔嘴巴小吗?砍那么大的鸡腿,阿媔怎么吃得下?”

听到她这么说,我们都笑到肚子疼。

在院子里玩着玩着,不小心摔倒了,然后哇哇大哭,奶奶看到了就过去抱她起来,没想到她说:“阿婆,你要背阿媔,背一会阿媔,阿媔就不疼了。”

哈哈,这家伙说话真是太逗了。

她越是长大,就越长得像我,村里的人见到她,不用问就知道是我的娃。很多老人还说,她就是我小时候的翻版,看到她,就像看到了我小时候。至于是不是真的,只有老人有发言权了,或许吧。

把她放在老家三年,回去看她一次,她又长大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离别,虽然每次依依不舍。可是为了工作,为了以后生活更美好,只能短暂离别了,我和丹丹要在广东继续打工。

一个孩子不能在父母身边长大,对于她的成长是很不好的,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自己的童年没有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榜样,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我和丹丹,有时候觉得很对不起她,对于她,我们最大的遗憾就是,那几年没能陪伴在她身边,伴她成长。

未完待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