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归晋    究竟是什么打败了魏、蜀、吴 ?

    自秦开国以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在诠释着,在他们看来是一个不能改变的原则,那就是:“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自周礼分封诸侯以来,地方诸侯世袭贵族势力,就在不断的以地域示强的形式制衡并削弱着鞭长莫及的皇权,当然了,最终目的还是想彻底终结皇权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念想。而新兴的士族地主阶层越是反抗,这制衡的力度就越加明显而激烈。比如,以中央集权制度第一朝著称的秦王朝,面对着这样法网恢恢式的势力,也只强到了二世就亡了。即便是


西汉初年以刘邦引领的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也差点就毁于同姓王叛乱之手。不过,最终我们亲爱的汉献帝刘协先生也没有把这份守了407年的家业保住,而且,更搞笑的是,他老人家倒活成了东汉末年这些新兴的士族军阀们,争相哄抢的“政治正确”!

    当然,如果我们非要追溯中央集权制度的由来,或说思想启蒙吧!在这里法家思想所作出的贡献既巨大又可圈可点。他们甚至走心得为此失去生命!比如,我们的商殃先生,韩非子先生,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皇上必须掌握一切的《皇权至上论》。


      但有意思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这些群雄,竟普遍走上法家治国路线。这是史料未及的事情,这也让以礼教为主的儒家地方贵族势力钱出得就有点冤。因为,这些军阀得势之后,并没有让他们捞到半点政治好处。例如,刘备在蜀汉称帝,益州这些本土势力是被边缘化的,出钱出枪有分,在政府即使谋得个差使,那也是没啥实权低下的小兵小吏。这种情形在孙权治下的东吴,在曹操治下的曹魏政权也是如此。


      当然,事情终归是有个能看到头的时候,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终于嗝儿了,这帮地方豪强势力最终等来了翻身的机会!随着曹丕为了巩固曹魏政权的合法性与地方豪强们达成了妥协。这样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九品官人制法》的出台与推行。实际上,这就从根上否掉了曹操、诸葛亮他们所秉持的法家韩族那套政治管理体系,使得实际权力又重新回到了儒家豪强大户们手里。继续着垄断仕途,世代继承官职的幸福,这真是曹丕的一小步,九州大地所有豪强大户们的一大步!至于,后来曹魏政权一统天下又被司马家族篡了权三国终于归晋,实际上,只不过是亲戚间办了一道房产过户手续。大抵上是从孔先生名下换到了孟先生名下而已。自然是不会影响到地头蛇们的喜大普奔弹冠相庆的欢快结局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