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富先老,人口危機正在影響國家未來!

什麼是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的含義是伴隨生育率下降與人均壽命延長,少年兒童與適齡勞動力人口數量及佔比持續下降、老年人口數量及佔比不斷上升的動態過程。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或者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7%時即進入“老齡化社會”,當這一比例達到14%時即成爲“老齡社會”,而當其達到21%以上的時候則成爲“超老齡社會”。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6.96%,意味着自此正式邁入“老齡化社會”。

隨後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口逐年攀升,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爲19064萬人,佔13.50%。

從發展趨勢看,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速度遠超歐美日,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後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35%,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爲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

人口老齡化有哪些後果?

(一)人口總量面臨萎縮,大市場優勢漸失。

我國總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個婦女一生所生育的嬰兒數)目前徘徊在1.3的水平,明顯低於人口自然更替水平的2.1,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總量將於2030年前後見頂,隨後進入持續負增長。人口增速放緩、人口總量面臨衰退引發總需求急劇收縮,我國大市場優勢將逐漸喪失,綜合國力也將因此下降。

(二)勞動力數量衰減,經濟潛在增速下滑。

如果老齡化問題很嚴重,現有的勞動力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養老負擔加重,不僅是養自家老人,同時還要養全社會的老年人。養老負擔加重,一方面交養老金後,自己可以支配的錢少了,影響消費水平。另外時間花在照顧老年人身上,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閒暇時間也會變少,影響勞動者的生活質量,如果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也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勞動生產率。

(三)老年人口增加,經濟壓力加大。

如果勞動力年齡結構發生劇烈的變化,可能會造成錯配,影響整體經濟的效率和發展。從養老負擔角度考慮,養老負擔重,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因爲現有的養老體制是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機制,統籌賬戶的錢是企業交的,很多地方繳費的負擔已經超過了稅的負擔,所以會挫傷企業的積極性。

圖片來自《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

從國家角度,因爲老齡化人口比重越來越高,從事生產的人變少,但是要支付給老年人的錢多了,整個國家不管從個人、家庭還是政府赤字將越來越高,債務風險越來越高,進一步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的後果和衝擊。

(四)健康跟醫療的負擔加重。

老年人口的比重現在越來越大,比如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還有隨着年齡增長慢慢出現的老年病等,家庭、政府需要支付老年人醫療健康方面的費用越來越多。

發達國家應對老齡化措施

面對我國未富先老的人口潛在危機,需要提前謀劃,積極應對。那麼國外發達國家採取了什麼有效措施?以日本爲例,現在約有25%的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到2060年將增長到40%,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那麼他們是如何應對老齡化的呢?

(一)加強立法,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二戰後,日本先後實施了《生活保護法》、《國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護理保險法》等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法律法規。

(二)延長退休年齡,鼓勵老年人就業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幾乎每隔10到20年,日本政府就會把退休年齡延長5年。如果人們工作到75歲,一直支付稅收和社會保險費,日本的主要財政平衡將提高6%的國內生產總值。

(三)以科技創新推進養老服務行業發展

以科技創新爲助推,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的產品、打造適老化環境。日本通過利用日本在工業製造、設計和客戶服務方面的歷史優勢,刺激醫療技術和老年護理行業的建立。

(四)推廣國民運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日本積極推廣國民健康運動,戰後至今已經實施了四次國民健康運動十年規劃,主要內容包括心理健康、下一代健康、老年人健康、預防生活方式疾病等。

(五)出臺育兒相關支持政策

日本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並存,爲了鼓勵生育,採取了相關措施。一是出臺育兒的財政支持政策;二是實施育兒休假政策;三是部分日本地方政府也出臺財政政策鼓勵生育、支持年輕人結婚等。

中國應對老齡化措施

人口老齡化既是發展問題,也是民生問題,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並且快速的在步入老齡社會,如何改革社保措施讓老年人得到更好的支持,如何改革醫療政策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如何改革經濟政策讓經濟發展跟老齡化趨勢相適應,這是國家將來要持續考慮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已經多措並舉建設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動老齡事業發展。

總奸認爲首先需要認識到老齡社會問題的本質是經濟問題,需要通過技術進步和激勵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開發老年人力資本紅利,推動勞動參與率向勞動生產率轉型,全面激活人口質量紅利,從而積極應對人口負增長時代與人口老齡化相關聯的勞動力儲備和經濟增長問題。

其次,通過適老化配套積極紓解民生社會保障問題,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構建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長期照護保險等多項制度,另外把適老化從傳統的老年宜居建築和老年宜居住宅建設維度,拓展到老齡社會的社會環境適老化建構維度,以硬環境和軟環境的適老化爲雙驅引擎力,充分對接適老化的制度保障,配套積極應對人口負增長時代老年民生問題的全局方案。

養老政策受益方向

(一)養老機構

截至2017年底,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牀位僅僅30.9張,遠遠低於發達國家50到70 張每千人的水平,我國養老機構牀位供給明顯短缺。根據“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將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完善公建民營管理機制,加強對護理型民辦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擴大養老機構護理型牀位供給,養老機構護理型牀位佔比提高到55%,預計後期相關政策有望出臺鼓勵民營養老機構發展。

(二)康復醫療

推動康復醫療行業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近年來我國各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大力支持康復醫療器械產業發展。2014-2019年,國內康復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從115億元增至343億元,年複合增速約25%。未來3-5年康復醫療器械行業增速有望進一步加速,預計到2022年相應市場規模將達到580億元,年複合增速約30%,遠高於一般醫療器械的增速。

(三)養老金融

養老金融劃分爲養老金金融、養老個人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三大子領域,其中養老金金融指面向制度化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所提供的金融服務;養老個人金融指面向個人客戶所提供的全生命週期、以養老財富規劃和管理爲目標的金融服務;養老產業金融指面向養老產業鏈上的參與主體所提供的以投融資爲主的金融服務,目前以銀行和保險爲代表的衆多金融機構紛紛加大養老領域規劃和佈局。

(四)養老地產

養老地產是指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背景下,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或相關的社會機構推出的適宜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人心理特點及生理特點並能夠滿足老年人社會活動需求,爲老年人的健康提供良好基礎設施保障的老年住宅產品。這類老年住宅產品是指可以使老年人獲得經濟供養、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基礎內容的居住場所,近年來已經有上百家房地產企業和保險機構佈局養老地產產業。

老有所養是全社會的大問題,未來養老行業增速必定不斷提高,目前板塊處於低位區域,前排品種逐步再次活躍,保持跟蹤觀察,把握市場機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