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道理的人怎麼總有理(1)

訴諸結果

訴諸結果,即依據某觀點若成立(或不成立)所產生的結果好壞,來判斷一個觀點是否正確。但一個命題導致不利的後果,並不意味着該命題是假的。同樣,只因爲一個命題會帶來好的結果,並不能突然讓它變成真的。正如歷史學教授、作家大衛·哈克特·費希爾所說:“與效果相關的品質不能轉移給產生效果的原因。”

若觀點帶來好的結果,則論證者會訴諸聽者的希望,而該希望有可能只是癡心妄想。

相反,若觀點帶來壞的後果,則論證者會利用聽者的恐懼。

例如,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中的話:“上帝若不存在,人們便能爲所欲爲。”撇開有關客觀道德的討論,即使一個純物質的世界的確會帶來顯而易見的可怕後果,這也不能用來說明上帝的存在。

但我們應該記住,只有當這種論證方式被用來衡量命題的真假時,它纔是錯誤的。若用於處理決策或政策,則並非如此。例如,由於擔心對選民生活產生不利影響,政治家可能會反對加稅,而這是合乎邏輯的。

本書將提到論證中的多種“無關轉移”(Red Herring),本項謬誤便是其中之一,因爲它巧妙地使論證偏離了最初的命題——這一次,是偏離到“命題的結果”。

舉例:

男生約會時因爲扶了10個老太太過馬路而遲到女:你若愛我,便會準時到達。你遲到了,所以你不愛我


男生約會時因爲把全部家當捐給了貧苦地區而沒給女生買包包

女:你若愛我,便會給我買那個包包。你沒買,所以你不愛我


男生約會時因爲要去追趕小偷而催促女生走快點

女:你若愛我,便會溫柔待我。你兇我了,所以你不愛我


男生約會時因爲記着去拯救世界沒及時哄女孩

女:你若愛我,便會立馬哄我。你沒哄我,所以你不愛我


男生約會時因爲被車撞失憶了一時沒記得女生的生日

女:你若愛我,便會記得我的生日。你沒記住,所以你不愛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