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 中國工筆畫

王娟,筆名蘭軒,西安市人。自幼受家庭薰陶,酷愛繪畫。1960年至1962年在著名畫家張義潛創辦的西安藝苑美術學校學習繪畫,1962年考入西安二輕幹校學習工藝美術,擅長花鳥、山水、人物工筆繪畫。現爲陝西省人民政府黃樓書畫會副祕書長,天香閣牡丹畫苑特約畫家。老年大學任教多年,主教工筆人物、花鳥。

2004年參加“輝煌北京·第二屆全國書畫藝術作品大賽”,作品《寶黛悟情》《悠閒》榮獲老年組美術類一等獎,併入選爲2008北京奧運盛會的紀念畫集《全國繪畫楹聯精品大觀》,被授予“全國一級書畫家和當代優秀書畫人才”稱號。2005年作品《鷹》榮獲陝西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黨在我心中”書畫大賽二等獎。《江山多嬌》參加由人民日報社、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單位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大型書畫展”,作品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收藏,圖片載於紀念冊。2008年部分作品入編《陝西文化名人大辭典》《陝西當代書畫作品典藏》等。


      王娟老師創作此畫,取自第三十八回衆人詠菊的場面。

      詠菊還得從第三十七回中講起,這年賈政被派到別處做官,因此寶玉更是任意曠蕩,虛度光陰。一天,忽然收到探春的一幅花箋,邀請他與薛、林等建一詩社。適值賈芸送來海棠花兩盆,遂起名“海棠社”。大家興奮之極,紛紛取個別號助興,釵、黛、探分別叫做“蘅蕪君”、“瀟湘妃子”和“蕉下客”,“稻香老農”李紈自薦爲掌壇。大家議定以“白海棠”爲題作限韻七律詩,結果“怡紅公子”寶玉壓尾,而薛、林技高一籌。但李紈評含蓄渾厚的寶釵詩爲首,令寶玉稍感不滿。當晚寶玉忽然想起詩社應該有湘雲參加才更有趣。第二天大早便催賈母派人接了她來。湘雲初到時寫的兩首海棠詩就讓大家讚歎驚服。興奮之餘,湘雲要做東道再開一社。幸虧有寶釵幫忙計劃,才能順利實施。當晚,湘雲就同寶釵在蘅蕪苑安歇,商定做菊花詩。既要詠菊,又要賦詩。

      第三十八回,寶釵、湘雲商議妥當,第二天湘雲便請賈母等人賞桂花。來到藕香榭,賈母竟憶起自己少年時代的趣事,還提到一個叫“枕霞閣”的亭子。鳳姐趁機說了幾句笑話,逗得衆人大笑。螃蟹煮好了,主子奴才喝酒喫蟹賞桂,好不熱鬧。蘅蕪苑夜擬菊花題,湘雲看了一遍,又笑道:“十個還不成幅,越性湊成十二個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畫冊頁一樣”。十二首菊花詩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菊譜,可以看做大觀園女孩子的羣芳譜。分別是《憶菊》《訪菊》《種菊》《對菊》《供菊》《詠菊》《畫菊》《問菊》《簪菊》《菊影》《菊夢》《殘菊》十二個題目,七律,不限韻,詩題自選。

      大約一頓飯的工夫,大家把詩作交給李紈、迎春等人評判。李紈笑道:“等我從公評來。通篇看來,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評:《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惱不得要推瀟湘妃子爲魁了,然後《簪菊》《對菊》《供菊》《畫菊》《憶菊》次之。”寶玉聽說,喜得拍手叫“極是,極公道。”

《憶菊》

薛寶釵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

誰憐我爲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對這首詩,探春評價說:“到底要算蕩蕪君沉着,‘秋無跡’、‘夢有知’,把個憶字烘染出來了。”確實,這是最精彩的兩句。

《詠菊》

林黛玉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這首詩中,直接描寫菊花的字句並不多,但意在詩外。在《紅樓夢》林林總總的人物中,只有林黛玉的品質與菊花最爲相似。詠菊,謳歌了菊花秀美、沁香、耐寒的優秀品質,也把菊花擬做自己。全詩對句工整,語言清秀豔麗婉轉,被海棠詩社評爲十二首菊花詩之冠。

《畫菊》

薛寶釵

詩餘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閒採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花鳥畫是中國的一大分支,即使是寒冬臘月也能讓室內生機盎然,寶釵這首詩裏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個用筆墨繪製菊花的情景。做完了詩,還不夠,一定要揮毫作畫,運用丹青妙筆,開始構思斟酌,下筆的時候,用潑墨的方法畫出葉片,再攢出一片片帶有雙色的花瓣,這幅畫不求形似,但求用墨色繪製出濃淡的菊花神采,手腕下的這些花朵彷彿有了香氣:輕肌弱骨的花枝上,含珠裹露的菊花散發出淺淺的菊香,這可不是陶淵明在東籬種的真菊花,只是用來粘在屏風上,等到菊花凋謝後聊以自慰的畫作。寶釵的這首詩,就是她平常畫畫的樣子,中國古代繪畫,自蘇東坡之後,開始出現文人畫,尤其是到了元代,文人畫達到了頂峯,文人畫的最大特點,就是詩書畫結合,不求形似,而要表達文人的內心感受,寶釵詩中的這幅畫,如果能配上下面黛玉的這首詩,就更完美了。

《問菊》

林黛玉

欲訊秋情衆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爲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

《殘菊》

探春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牀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這十二首菊花詩,從“憶菊”開始,到“殘菊”結束,寫的是由初始到極盛再衰敗的整個過程。把花擬人,表達的是陵十二釵萬豔同悲、千紅一窟的悲慘命運及結局,有“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潔氣。

      王娟老師的工筆紅樓人物,充滿着鮮明的古典氛圍,其作品一個突出特點是她的以情用線,以意用筆,畫中的紅樓仕女超脫,文靜,陰柔,典雅。筆法精細,設色濃麗,情節連貫,生動感人,王娟老師以生動直觀的藝術形式勾畫出情景交融、富有詩意的畫面,表現得耐人尋味,雅俗共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