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基金配置分析:新能源、半导体、消费、医疗、顺周期、军工 消费类 科技类 医疗类 顺周期 军工类 银行类 说一下指数基金 面对市场

市场就像上帝一样,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但与上帝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巴菲特

当前市场行情,不高不低,上证指数一直在3500点左右波动,操作起来略显尴尬,对前期涨幅过大行业如新能源来说买入机会并非很好。

在7月下旬的时候出现过几次相对较好的机会,当时上证指数也下跌到了3300点。当然,可能又有一部分投资者不仅没有抓住这次机会买入,甚至杀跌卖出了。

针对目前行情,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消费类

就目前市场行情来看,我们组合中可以在消费板块下跌时分批配置部分消费类混合基金,但是短期内趋势仍不在消费,也就是说短期内收益不会很好,甚至略差,考虑好这一点后再决定是否配置

如果消费类基金持有到现在,前期没有止盈的话,可以再忍忍,目前止损有点不太合适

目前市场各版块虹吸效应明显,结构化行情愈演愈烈,增量资金基本上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类基金以及顺周期行业基金上,消费类基金表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消费类中白酒板块我暂时不会考虑,这一点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来分析。

目前我没有持有消费类基金,最近准备筛选一支适合自己的。

科技类

新能源、半导体虽然前期涨幅较大,新能源板块估值也存在明显透支,但仍然存在机会,操作时一定不要盲目追高,谨慎操作;

收益高者,可以分批卖出部分,落袋为安,等待低吸机会--虽然知道发展前景好,但调整是肯定的,物极必反,想一下曾经疯狂的白酒类基金

还有就是就算是要调整,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资金不可能一下子涌入传统的蓝筹股(消费、医疗等)。

要注意高风险类基金在自己组合中的比例。诚然,如果我们只持有新能源基金的话,今年截止到目前的收益将会很好,但这也只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我们是无法预测未来市场行情的。

所以构建一个适合我们风险承受能力的组合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抓住板块轮动机会,但是也不要贪多,配置太多只基金,3-5只即可,混合类基金可以更少--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

基金理财,做好资产配置,不要赌。

我目前持有新能源、半导体行业类基金。

医疗类

医疗类基金,在今年六月底七月初左右达到高峰,然后进入回调期,期间涨跌互现,最近表现低迷,略强于消费类基金,可以逢低分批买入部分

其实医疗类基金近两年表现挺不错的,表现好的,涨幅接近200%。

我目前持有医疗类基金。

顺周期

顺周期行业(能源、金属、化工等)基金,建议选择混合基金,均衡配置,不要买单一类行业基金,比如钢铁类、煤炭类等,可以继续持有;

我目前持有顺周期基金。

军工类

对于军工类基金,虽说今年来业绩挺好,但是波动较大,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基民不要盲目配置

银行类

对于银行类基金,好像总是低估,但长期业绩也就那样不推荐,如果想入的话可以如持有几只行业类龙头股票的混合基金,单一的银行类基金不推荐。

说一下指数基金

目前国内不适合长期定投宽基类指数基金,这点与美国还是有区别的,毕竟市场成熟度不一样,两国之间的股市走势也不相同。

不要被一些大V的“长期定投指数基金,年化收益可以轻松达到15%”论断误导,国内偏股基金收益还是强于宽基类指数基金的。



由上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美股与A股指数走势的差异,虽说美股指数也有波动,但长期来看它的上扬趋势还是很明显的,长期持有还是很容易获利的;

而国内指数波动性更大一些,如果不及时止盈,长期持有收益可能会回到原点(牛市周期相对较短,没有止盈的话,收益会平滑掉)

面对市场

我知道自己战胜不了市场,所以我会去适应它,正如我在今年开始一段时间是没有持有新能源基金的,后来顺应趋势买入,目前为止收益尚可。

偶尔有那么几次也会抵抗一下,正如我组合中的半导体基金,从2020年开始持有。虽然我看好,但是市场不看好,其实直到今年三四月份收益还很差,但是我还是拿住了,目前为止收益也不错。--所以感谢市场。

投资需要灵活,价值投资并非死拿不放,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理念来适应这个多变的市场。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