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有评:多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偷偷充值后平台没有全部退款?!

  欢迎来到《有余有评》。

  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有余有评,有一说一。点赞点关注,遇事不迷糊!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多少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偷偷大额充值后平台没有全部退回?!

  2021年8月3日,某央媒公开发文称:调研发现,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网络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共识,常常用“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指代。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腾讯游戏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61亿元。《王者荣耀》更独傲市场,获得了病毒式传播和无可复制的玩家粘性;孩子逃学去玩游戏,造成许多家庭悲剧,已经不是新闻,网络游戏真是害了一代孩子,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少部分人把责任推给家长监管不力,部分水军跳出来为网络游戏进行洗白,这些指鹿为马的游戏,亏他们玩的出来!

  2021年5月,曾有网友在某音上制作节目,直指全国首富的马先生,你做其他生意做的好好的,不差这几个钱,你为什么非要研究网络游戏?你坑了多少下一代,你就不会心痛吗?!靠游戏兴国,你靠得住吗?!这导致全网痛骂,马先生挣的这个钱,最不干净!平心而论,马先生也曾方便国人,生意之大,自有其独到之处;唯独因为一个网络游戏,导致千夫所指、万人唾骂。面对此情此景,马先生想得到什么样的善果?!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时,瞒着父母偷偷的给游戏充值并不罕见;几千元,几万元乃至数十万元的充值金额时有所闻,特别是给贫困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偷偷给游戏充值,被父母发现以后父母要索回这笔钱款并不容易。

  最高法曾经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八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登录网络游戏需要实名认证。但是在现实中,未成年人往往拿着家长的手机,或者冒用家长的身份信息,上网充值、打赏,规避实名认证。对此,最高法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网络公司完全可以堵住未成年人玩游戏和打赏的问题,所以《指导意见》没有对家长的监护责任做相应要求。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现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即便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登录网络,也能识别出来。

  不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如腾讯游戏《王者荣耀》等,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大额款项。这种情况下,通过法律途径等其他方法,来达到追回钱款的目的,是特别费时费力费精神的事情。大家别忘了,腾讯的法务号称:南山必胜客!

  那么,有多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如腾讯游戏《王者荣耀》等,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大额款项,被父母等监护人发现后,通过各种方式向网游平台追讨过?!有多少是网游平台没有全部退回的?!

  法律规定如上所述,相信强如南山必胜客的腾讯服务等网游平台,依法依规处理,而不是打着南山必胜客的名头,无视法律法规,利用未成年人的无知,利用监护人维权成本太大而退缩的心理和现实,肆意收割收割国人血汗钱,这不能是也不应该是头条某网友“春色天涯”所说的,“游戏帝国之荣耀,收割国人血汗钱之荣耀,祸害青少年玩物丧志之荣耀!”

  有上述经历的朋友,绝非少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偷偷充值后平台没有全部退回的事情公之于众;强烈呼吁网游平台依法全额退款!

  感谢来到《有余有评》。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有余有评,有一说一。点赞点关注,遇事不迷糊!

  对于今天的话题,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评论。您可以私信联系我们,谢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