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我不想再被@了。

朝九晚五,這個詞出現的時候,就代表着白領上班族的工作時間。

可是真的進了職場才明白,這個時間意義並不大。

六點是下班的時間,但並不意味着今日份工作的結束。

我在職場最煩的三件事,一是但凡一點小事兒都要拉個羣,二是下班之後在工作羣裏被@,三是領導在羣裏發個東西要求所有人幫他轉發點贊。

01

我在體制內的單位上班。

有一個好處,作息規律,假期不少。

也有一個壞處,工作時間永遠彈性,所以加班不會有加班費。

昨晚,我回到宿舍換了衣服,準備去跑跑步。

剛走到塑膠跑道外,手機“叮咚”一聲。

我打開一看,是一條 @所有人的信息,要求沒事的人立刻去辦公室加班。

我剛想說我有事,就看到一條接一條的,“收到。”

這一刻我深深理解了“內卷”這個詞帶給社畜的無奈。

我嘆了口氣,收回了邁出去的腳,安靜的回了一個“收到。”

工作永遠是做不完的,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老闆想擠一擠,隨時都會有的。

你的時間呢?無足輕重。

你想休息嗎?無人關心。

我偶爾和大學同學聊起來他們的工作經歷,會發現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身處不同的位置,但是不管是什麼單位,工作羣的狀態無一例外。

“你知道嗎?我每天坐地鐵回家的時候,擁擠在人羣中,還要和客戶打電話,我就感覺,雖然我的身體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但是靈魂依然被困在那間辦公室裏。”

拎着公文包,舉着電話,嘴上笑語盈盈地問候着客戶,面上卻半點表情都沒有,這似乎就是地鐵上最常見的一類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下班這個概念變得越來越模糊,回家後隨時待命反而成了常態。

因爲你永遠不知道,工作羣裏什麼時候又會彈出“有人@你”那四個恐怖的紅字。

02

我記得很清楚一次,和幾個朋友下班後聚餐。

四個人圍坐在一起,全部都低頭看手機。

可悲的是,不是在刷小視頻,也不是在看新聞,一個個都指尖不停,忙着回工作羣的消息。

那天直到喫完了飯,我們四個都沒有說幾句話。

回家後躺在牀上,A突然在羣裏發了一句話,“你們說,我們這聚餐有何意義?”

我突然愣住了。

什麼時候,自己再也沒有下班後的生活了。

爲什麼已經過了6點,工作羣裏還是消息滿滿?

爲什麼我連陪好朋友安安心心喫一頓飯的時間都沒有了?

我一時衝動,點開工作羣,反手就是一個“消息免打擾。”

可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我每隔五分鐘就會看一眼手機,生怕錯過領導的任何消息。

於是我又默默地取消了“消息免打擾。”

我心裏太明白了,對於我們來說,做每一件事都是有代價的,就連屏蔽羣消息都是。

當然,我周圍不乏有輕鬆的同事,活得愜意、瀟灑。

他們每天準點,準點下班,屏蔽工作羣,對老闆愛答不理。

這些人,不是過來體驗生活的富二代,就是沒有什麼追求的閒散人。

他們不害怕得罪老闆,只求自己過的舒服。

我呢?

我忍不住問自己,我要的是什麼?

我不敢得罪老闆,因爲我怕他扣我工資,畢竟我很窮。

說到底,還是沒有底氣。

但是我如今這樣的努力、迎合,其實就是爲了將來能夠有這樣的底氣。

就像我每天哪怕加班,回來還是要寫公衆號、寫簡書一樣。

我在用當下,去換那個想要的未來。

03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的生活很輕鬆,可那不是我。

作爲一個本該朝九晚五,卻最後“996”的人,我的生活和工作並沒有太大的邊界之分。

如果我將它分的很清楚,就會有人戳着我的背,告訴我,“你不該、你不配。”

每個人壓力都很大,每個人的生活成本都很高。

而你,懶惰就會出局。

就是這麼的無情。

但是,很多時候最可悲的在於,努力卻沒有回報。

有很多的工作看似鞠躬盡瘁,承受重壓,實際上不過是淪爲資本的工具,自己並不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如果真的存在於這種情況,要麼走,要麼夾縫求生。

比如我的工作。

穩定,但沒有太大的前途。

我很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有很多,而想得到,就勢必付出相應的代價。

所以,我維持着良好的工作狀態,也堅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縱然時間很緊張,縱然我沒有太多的空閒去享受生活。

可我卻實實在在覺得,心中充實。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閒下來就會有些焦慮,遊戲打多了就會覺得自己該去學習一下。

所以,當我忙到沒有時間去閒置的時候,我再也沒有緊張感和焦慮感了。

怎麼說呢,忙碌,真的很好。

這不是雞湯,真的不是,真的真的不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