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繁雜,時刻應保有一顆警覺之心


嫉妒,惡之源。

對於外部認識,多數人傾向棱角分明,一件事,一個人,好就好,壞就壞。但事實,往往與臆想背道而馳,好中有壞,壞中有好,這纔是客觀存在。

幼時看小人書,不識字,只看圖畫,小朋友之間討論最多的依面相來判斷,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長大後,才漸漸明白,面善者有可能是故意僞裝,實則滿肚壞水;容貌醜陋者,卻是悲憫天下的大善人。人的一雙眼睛,從出生睜眼那一刻,就擔負起辯識善惡好壞的重任。

“逢人只說三句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是老祖先給我們總結的處世經驗,面對陌生人,在不知對方的品行,意圖前提下,讓對方瞭解的越多,自己受傷害的機率就越大。工作學習中,時常遇到一些“自來熟”的人,待人熱情,沒說三句話就稱兄道弟,讓人產生錯覺,以爲遇上“古道熱腸”之人。再多瞭解一些,往往結果出乎想象,此輩多劣跡斑斑,逢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的兩面派。如若真正遇事,首先落井下石者,多爲此類人。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沒有長時間的相處共事,無法真實瞭解一個人的品行。“木炭的烏黑露在外表,壞人的烏黑藏在裏頭”,有心機的“壞人” 隱藏得更深,有可能把你賣了,你還幫着他數錢。在沒有利益衝突時,你好,我好,他也好,一旦涉及到錢財,地位,名聲就會露出本性。環境會潛移默化改變一個人,多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見面暢聊會發現,對彼此的印象往往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同學之間反目爲仇,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的事例古今皆有,不勝枚舉。肚量小,心胸狹隘,見不得對方能力超過自己,嫉妒,成爲惡之源頭。同學一塊打拼創業,初創時期往往人心齊,鉚足勁往一個方向努力,一旦企業步入正軌,隨着利潤增長,股東之間的矛盾也就日趨激化,內鬥不斷,置企業形象不顧,對簿公堂,鬧得兩敗俱傷,企業分崩離析。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孫臏與龐涓是同學,一塊學習兵法,龐涓學成後到魏國一展才華,被魏惠王委任爲將軍。在常人看來,當上將軍的龐涓此時有能力提攜自己的老同學,讓孫臏跟着沾光。但龐涓心胸狹隘,妒忌孫臏才能,擔心同學超越自己,對他的將軍地位造成衝擊,於是暗地讓人請孫臏到魏國,盜用法令,砍去孫臏雙足,並在臉上剌字,提前剷除隱患。

龐涓此舉完全不念同學之情,可謂心狠手辣,爲功名利祿喪盡天良。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言:“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龐涓最終落入孫臏精心佈下的圈套,自刎而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