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谈美》笔记九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本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正犹如一块顽石,有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有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人生态度与修养。懂得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1、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

2、“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

3、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没有自己的本色而默守陈规,“唯大英雄能本色”,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人生态度应当即严肃又豁达。苏东坡论文,谓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艺术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在认真中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晋代清流大半只知豁达而不知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严肃而不知豁达。陶渊明和杜子美庶几算是恰到好处。

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枯渴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本章是结束篇,朱光潜先生提出了他最核心的美学观点——“人生的艺术化”。

本书写于1932年,正值民族灾难沉重的抗日战争期间,朱先生是强烈关注现实的,他提出用“美学”来洗净人心,端正民风,从而能够救世人,救中国。

用“美学”来抗日救国当然是做不到的,但在今天的世界,“美学”却有比以往更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却日渐匮乏。要么迷失于拜金主义,终日狗苟蝇营;要么加班996,内卷于激烈的社会竞争;要么索性放弃理想,选择躺平,要么沉浸在微博、抖音的汪洋大海里,看瞎眼睛。“美学”不失为当今社会的一贴清凉散。

《人间词话》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客观上说,美并不是人的基础需求,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但去学习美,去追寻美,去欣赏美,过严肃豁达而有情趣的生活,只要走在这条路上,就是富于美感的人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