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感覺活膩了

昨天發一條微信給好友,問:快三十了,有什麼感想?

週末雙休的日子,我很閒,想找找朋友聯絡聯絡感情。也不知道他在忙啥,大半天也沒回復。於是我繼續練習畫包裝刀模,排版好三個包裝盒子畫面。

這時朋友終於回消息,很想聽聽他心裏話,對三十歲的到來,究竟有什麼值得借鑑的感悟和高見。

滿懷期待地打開微信一看,朋友回五個字:感覺活膩了!

讓我大跌眼鏡,不對,我沒有眼鏡。總之驚呆了,一時之間無言以對,說什麼好呢?

人生才30歲,目前社會的平均年齡來看,我們還很長一段路要走。更何況我們沒到30歲,還未真正地享受人生,就感覺活膩了?真的是壯志未酬心先死。

誠然,互聯網技術的發達,

假設未來沒有發生任何意外,能活到80歲,我們還有50多年的時間,這纔到那兒。30歲就感覺活膩了,往後50年可怎麼辦呢?生無可戀的躺平嗎?想想多麼可怕。

不過話說回來,30將近的我們,確實沒有當年的激情燃燒,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而今,激情褪去,只剩下甘於平凡的寧靜

回想那時的我們,總想幹一番大事業,逆天改命,拯救世界就得靠我們,自命不凡,心藏鴻鵠之志。可這多年過去,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受盡社會的無情打擊後,才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終究不過是一凡人,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塵埃,丟到人羣中也無人問津的那種。

《華嚴經》經常寫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們走了這麼多的路程,你真的還記得當年的初心嗎?還記得爲什麼要出發嗎?我想很多人也答不上來。

只顧得上馬不停蹄地趕路,卻忘記了真正的初心。而所謂的不忘初心的那個初心,我個人的理解,其實就是一種信仰,一種使命到達,這纔是生命的意義。

朋友的回答,30歲感覺活膩了,這樣的感受,我想最主要還是缺乏信仰。不知道聽誰曾經講過,說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這句話不完全對。

其實中國上下5000年,我們是有信仰的民族,比如儒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直到毛爺爺時代都是有信仰的,只是改革開放以後,慢慢進入了一個混沌的世界,舊的信仰被打破了,卻沒有新的信仰來替代。如果非得說現在中國人有信仰的話,也許只有一個字:錢!

錢作爲一個身外之物,它確實給人帶來物質上的極大富足,但無法給你精神的富足。有很多人努力、天賦加上貴人扶持,短短几年時間內飛黃騰達,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富足得流油

雖然物質上極大豐富,但精神空虛得滴淚。於是,很多情況是這樣,一有錢了,爲了彰顯自己的富裕和地位,或者是填補自己內心的寂寞,花天酒地出入各種高端娛樂場所。

最近筆者我也是狀態不好,感覺生活沒有了激情,只想躺平!還自己做了一個短視頻發到抖音和快手,稀釋情緒。也許是30歲臨近的焦慮和進入個人低谷期所導致,本來辭掉工作去上海、蘇州、南京旅遊,散散心,看看遠方世界,心態會平靜。

不曾想看到,抖音各種風口創業,反而愈加焦慮。好在及時調整了這種狀態,恢復到正常。

朋友的感悟,也給我帶來一些思考。最近也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不論怎樣,30歲始終如期而至,既是一道人生的坎,也是告別青春的必經之路。接着是真正走向成熟的新臺階、新開始。

前面寫到,假設我們真能活到80歲,往後50年的生涯,我們該如何度過呢?當青春不再,熱情消褪,靠激情、熱情是不可能支撐起來的。我想只有靠信仰,來支撐未來50年,嗯,我們是該要好好找找這個信仰,一個貫穿整個人生的信仰……

寫到最後,以明朝中後期大文學家楊慎在他四十歲,經歷官場的浮浮沉沉後,回老家大徹悟寫下的著名詩篇來結尾: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