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轉騰挪,進退有度


看過我最近寫的幾篇小作文,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好幾次都提到《增廣賢文》這本書。

是的,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爲什麼我會多次提到中華傳統蒙學中的精華《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到底是一部怎樣的書呢?它大致成立在什麼年代?

《增廣賢文》原名《昔時賢文》,亦稱《古今賢文》。

根據現在的文獻記載,最早見之於明朝萬曆年間湯顯祖的戲曲《牡丹亭》中。可以推測,此書成立明朝萬曆年間,相傳由明朝中葉的一個儒生編纂。

後來,《增廣賢文》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修訂,有了初步面貌。

有據可考的,又在大清同治年間,有位叫周希陶的先生,對《增廣賢文》作了進一步的修訂,才成爲了現在的面貌。自清朝後期以來,就開始風靡全國。

也就是說,這部書不是一個兩個人寫的。我們打開《增廣賢文》,你會發現,它是中國幾千年下來的格言警句,是一種音韻化的表達。

裏面的句子多數都是對仗工整,且十分精闢,文義比較淺白,適合在大衆中流傳。

爲什麼我最近又重讀《增廣賢文》呢?爲此,我特意在西西弗書店買了這本中華書局出版的新書回來。

因爲,從傳統蒙學教材的角度來講,它的實用價值遠遠大於《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甚至包括我們後來學的儒學傳統經典教材《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我們看過很多的儒家經典,以及今天很多喊口號式的論斷。大體都是要你按照一個方向,去怎樣做人做事。

你看,現在對孩子的有些教育,就太過於把把社會、把人性給理想化。

比如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要讓孩子從小懂得愛,對所有人都愛。你想想,要是把一個愛心氾濫的人放在一個人性複雜的江湖當中,他最終會有怎樣的結果?

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是一個三維立體的,往往處在一個混沌之中,很難說清楚黑與白就那麼涇渭分明,是非能夠各自獨立。

間於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纔是我們真實的社會。

而《增廣賢文》恰恰在承認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同時,它正視人性和社會的醜陋和與殘酷。

所以,你在《增廣賢文》中,會發現很多看似很矛盾的話。比如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又講道:見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又如,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半夜敲門心不驚。

看着它都說了,左中右都包含。其實,意味着什麼呢?它讓我們正視人間的一些醜惡的同時,它又讓我們在內心保留一片潔淨的地方。

自己不僅僅要做一個好人,同時我也要具備,抵禦壞人侵襲我的能力。

能把很多危機扼殺在萌芽狀態中,使自己不陷入勾心鬥角的漩渦裏。

這纔是《增廣賢文》經世致用層面最大的意義。它不空喊口號,它正視現實。同時,主流的觀念又很正能量。

它不是教你做一個壞人,很多時候是告訴你,如何對付壞人,如何防止惡劣事情的發生。

因此,《增廣賢文》稱得上“閃轉騰挪,進退有度”的人生大智慧。這也是自己在社會多年摸爬滾打,用生命一點點體會出來的,越活越發現,裏面的話基本上都是人生至理。

我發現,下到剛會走,上到九十九的這個生命過程中,《增廣賢文》永遠不過時。時不時地翻出來來看看,隨着年齡的增長,會越讀越有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