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其位而行

今天讀了《中庸》第14章,其中開篇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說的就是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情,不羨慕這以外的事情。

素其位而行,與現在的道理相比,就是在其位,必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自己在當下所處的位置上,就要做好當下位置上的工作。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便去關乎別的工作,就有捨本逐末的嫌疑。

現在許多年輕人,不珍惜自己崗位上的工作,而總是去羨慕別人的工作。眼光不是放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發揚工作的特長,把本職工作做好。而一味的去盯着別人的工作,等到去幹別人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工作也不容易。

古代的聖人早都給我們總結了一個生存定理: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只是我們總是沒當回事,只是在生活中處處碰壁,總結經驗後,纔回想到這些生活哲理,是多麼有智慧。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這句話告訴了我們,處於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做的事情。處於貧困的狀況,我們就做貧困人應做的事情。結合我們當今社會現實情況,也就是說,我們平時依據我們的經濟狀況,有多大的腳,就穿多大的鞋。

有錢的人可以開豪車,喝高檔的酒,穿高檔的衣服,買奢侈品,還可以去做些慈善公益。經濟條件一般的人,我們可以開個一般的車,穿一般品牌的衣服。不攀比,量力而行。

現在有很多人,就喜歡超前消費,在自己的經濟實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時候,就想着攀比,不惜借貸進行高消費,最後讓自己背付鉅債,苦不堪言。

素貧賤,行乎貧賤。幾千年來,聖人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量力而行,才能夠讓自己過得輕鬆自在。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就是說,在上位的人,不欺負在下位的人。在下位的人,也不攀援上位的人。

按照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錢的人,或者是身居高位的人,你不要去欺負和輕視比你低下和貧窮的人。地位低下和貧窮的人,也不必一味去攀附在上位和富貴的人。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融不進的圈子不要強融!強融進去的圈子,可能不適合你,會讓你感到身心疲累。最適合自己的圈子,才讓自己過得輕鬆自在。

“正已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憂人。”我們每個人端正自身,把自己做好了,不要去苛求別人。不抱怨天,不抱怨地。諸事不利的時候,反躬自省。不要總是去抱怨。

自己自身做好了,自己強大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然後就不會去一味的指責,埋怨別人。自己自身不夠強大,自身不夠優秀,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難度,所以才總是去抱怨別人,一切挫折失敗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中庸》第14章,篇幅不長,寥寥數語。反映了許多爲人處事,做事的原則和道理。這就是古代聖賢文化的魅力。現在讀來覺得非常的經典,值得好好學習。可惜年少不知事,不知道學習這些東西的好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