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清代]•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爲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譯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那伊人所在的紅牆雖然近在咫尺,卻如天上的銀漢一般遙遙而不可及。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爲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

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註釋】

(1)銀漢:銀河。

(2)紅牆:女子的閨房。

(3)星辰: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風露:高啓《蘆雁圖》“沙闊水寒魚不見,滿身風露立多時。”

(4)思:絲。心,芯。皆雙關語。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作者簡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