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樊登讀書會學《論語》心得

一、前記

剛剛過去的暑假,我過得非常充實。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我看到教師暑期讀書活動的倡議時,立刻心動報名參加。不久又在最喜歡的APP《樊登讀書會》裏看到了30天學習《論語》的活動,《論語》一直是我特別想了解和學習的,魚與熊掌可以得兼,我又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從7月7號到8月10號我學習了美國馬歇爾博士的《非暴力溝通》、於潔老師的《我就想當班主任》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寫了30篇讀書筆記,這種在規定時間共讀的方法能互相交流學習、督促進步。有幾天白天很忙,晚上累得眼皮都擡不起來,還是堅持把規定的內容學完了,那種心情像完成了挑戰作業的孩子,輕鬆暢快而有成就感。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也就沒有收穫的喜悅。


二、學習《論語》的因緣和過程

幾年前我參加過傳統文化的公益課程。感嘆老祖宗神奇智慧的力量,讓很多家庭改善了夫妻和親子關係,課程裏引用最多的就是《論語》,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卻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頓感“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言不虛。

解鎖了《論語》課程,我如同乾渴遇到了甘霖,迫不及待地學習起來。年近五十,記憶力早已不能跟年輕人相比,125節課限時30天完成,我估計再用功學習,如果不做記錄也會很快忘光的。

於是我想了一個笨方法,把任務拆解,每天學習五節課。每句話至少學兩遍,第一遍看視頻學習,第二遍把原文和譯文抄寫下來,再根據講解和自己的理解寫出收穫和心得。如果有沒跟上和不理解的地方再看一遍。我寫了七八十頁的筆記,觀看視頻的總時長達到兩千六百多分鐘。






三、學習的感受和心得

放下筆記,回想樊登老師的諄諄教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端莊安詳而又樂觀活潑的生活狀態。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望之儼然,既之也溫”孔子對學生嚴厲又溫和,有強大的氣場卻不咄咄逼人,覺得他很高大很偉岸,卻感覺特別舒服和溫暖。孔子的一切言語和行動都是發自內心的,不掩飾不造作,身心合一,充滿力量和感染力。

其次是孔子活得很真實,是一個會生活,注重生活品質的人。他講究飲食,注重食品安全“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他穿衣服很講究,注重細節和禮儀,他喜歡音樂,聽韶樂,樂在其中,三月不知肉味,還能說出作曲的規律和起承轉合。

同時他更看重的是人的品質和氣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不是仇富,而是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不要成爲物質生活的囚徒,學會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獲取快樂的能力。

孔子的爲師之道更是精妙絕倫,可謂教育學,心理學的先知和集大成者

不憤不菲,不啓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啐啄同時”能形象地說明這個道理,老師和學生就像蛋殼內外的小雞和母雞一樣一同發力,讓孩子經歷思考的過程和求之不得的痛苦,讓大腦在劇烈摩擦下產生火花,而老師在孩子已經有了思路,差一點點時稍稍提示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師要相信孩子的力量,不打壓孩子,把思考過程當做遊戲一樣,快樂而自信地學習,孩子當然能喜歡上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對於發展孩子潛力、培養積極性是非常科學的。

孔子對學生的理想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立志就是確定人生的目標,有志向纔有動力和追求,才能獲得大的成功和幸福。

道德和品質既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原則和底線,一旦突破就滿盤皆輸。

仁是做人的依循和處事態度和方法,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就是給自己種花,走到哪都會有貴人相助,反過來如果到處種刺,就會處處受敵,事事不順。

藝是讓人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長處,纔能有正確的求學方向,揚長避短,有自己的愛好和趣味,生活纔會多姿多彩幸福美好。

四、反思

可能是更年期的原因,我有時候會焦慮,情緒不穩定。對照孔子的達觀和活在當下的狀態,我要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患得患失,讓自己保持平靜祥和又開朗活潑。

在教學方面,我要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內在和差異性,相信學生,多鼓勵他們,在學習和做人方面給他們更有效的指導。

五、進一步打算

我在有任務時,驅動力比較足,一旦壓力輕了,就容易鬆懈下來。我想每天用一定時間把《論語》鞏固一下,在學習中進步成長。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矣!”這是孔子擔心自己的四件事,也是對我自己的鞭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